|
|
海雀,彝族话意为“湖水灌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充满画面感的少数民族村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却陷入了人与自然深深的矛盾中。 海雀村地处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带的核心区域,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为了解决温饱,村民不断毁林开荒,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山坡上将玉米和土豆一层层种到了山顶。 面对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严峻现实,有一个人30多年如一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绿山梁,科技兴农挖穷根,把“苦甲天下”的穷村子,带上了“林茂粮丰”的致富路。 这个带头人,就是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 【文朝荣】 文朝荣,男,彝族,贵州赫章人,1942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至1982年2月任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副书记,1982年3月至1995年12月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为海雀村党支部“名誉书记”。文朝荣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担任义务护林员。2014年2月11日,文朝荣同志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现今,在毕节市、甚至贵州省掀起“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热潮。 |
回答者:毕节通 (级别:黔小学生) 日期:2015/1/16 7:34:07 |
赞成[0] ┆ 反对[0]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