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宗亲酒
邵氏宗亲酒
邵府家宴酒
关于邵氏
邵氏图腾释义 【释义】邵的本义是古邑名。古时邵、召通用。邵来自召。召的本义是用酒肉宴请宾客。 【起源】周初大臣召康公,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称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后来召公奭之长子转封于北燕国,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三子南迁到河南南召。到了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汝南和安阳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邑,形成邵氏。因召、邵本是一姓,古时通用。古籍中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从三国开始则为邵氏。 得姓始祖:召(shào)公 始 祖 地:河南济源、安阳 郡望堂号:博陵、汝南、洛阳;安乐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1位/约262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02位 现存家谱:135部【邵姓的起源】
邵氏,一支源于姬姓,为黄帝姬轩辕之后;一支源于芈姓,是楚昭王之后。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约3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 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逸夫、邵飘萍、邵长华等。
得姓始祖-- 召公,即召(shào)公奭(shì),又称“召伯”、“邵伯”,姓姬名奭。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燕国的奠基者,历经文、武、成、康四朝,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长者,《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他死于康公二十四年,生年则不详。一般认为是西周宗室,周之同族,应与武王、周公旦平辈;另一说是周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召地在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长子克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其一支后裔世袭公爵,为畿内封国召国的国君,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而且一直在王室辅佐周天子。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讲“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显见召公非文王子。同篇,“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可见召氏为周之族长。但文王兄弟有虢,王季兄弟有太伯、仲雍,则召氏为太王兄弟或周之早期宗族。
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河西走廊、江苏南部、胶东东部、辽东半岛、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地区,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2%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6%;在苏皖浙大部、赣东北、鄂东、豫东南、鲁东南、桂南、粤西南、海南、甘肃大部、宁夏、青海东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地区,邵姓频率在0.2%-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其他地区的邵姓分布频率不足0.2%,其覆盖面积点了全国总面积的70。9%,其中分布频率在0.1以下的地区占了42%。
2022年1月24日,GA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邵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
百家姓定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