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家宗亲酒
阳氏宗亲酒
阳氏家谱酒
阳府家宴酒
关于阳氏
阳氏图腾释义 【释义】阳,“明也”。意指高出而向阳的部分光线充足,十分明亮。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阳”字左边是阜,右边上部是“日”,下部是“标杆”。整个字形是太阳照射在有台阶的山坡上,而且可以用标杆来衡量。因此,“阳”的本义是阳光照射,引申特指河的北岸和山的南面。 【起源】源于姬姓,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其后裔因为躲避内乱来到燕国,家于无终(今天津蓟县),以原封邑为氏,为阳氏。 得姓始祖:周景王之少子阳樊 始 祖 地:河南济源 郡望堂号:玉田、 陇西、沂水;玉田堂、崇本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86位/约67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500位 现存家谱:3部
名义图腾
阳,即明,高出而向阳的部分光线充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阳字:左边的是“阜”,原本为上古时代梯子的象形白描,在此表示有台阶的山坡。右边上部是“目”,表示太阳下部是一个表示阳光照射的符号,会意日光照射在山坡上的状态。阳,本义为阳光照射。引申特指河的北岸、山的南边。阳人是以太阳为氏族原始图腾,并命以氏族名和族徽,居于河的北岸或山的南边,称阳地,形成阳邑和阳国,最终形成阳姓。
【阳姓的起源】
阳姓,中华姓氏。第一支阳姓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第二支阳姓出自姬姓,源于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樊于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县),世称阳樊。后为避周乱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第三支阳姓出自代北莫胡卢氏所改。 另外,阳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瑕后代、春秋晚期鲁国大夫季孙阳虎后代、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后代、以及其他姓氏改姓。其他少数民族也有阳姓。
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500位。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下)》数据表明,阳姓排第197位。目前阳姓主要集中于广西、湖南、四川、重庆,这四省区市大约占阳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江西、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广西为阳姓第一大省,约占阳姓总人口的27%。
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表明:当代阳姓的人口大约有49万,为全国第一百九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阳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阳姓主要集中于广西、湖南、四川、重庆,这四省区市大约占阳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江西、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广西为阳姓第一大省,约占阳姓总人口的27%。全国形成了以广西为中心向外散射的阳姓分布区。阳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桂琼湘、粤赣大部、湖北南部、重庆东南、贵州大部,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居住了大约66%的阳姓人群。在广东东部、江西西部、鄂渝川大部、陕甘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0.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9%,居住了大约18%的阳姓人群。
阳氏家宴定制酒存在的意义价值:
1、家族祭祀更不能少了我,体现家族地位、气势的利器。
2、你可以那我款待亲朋好友,不但能体现你的身份,更能体现你对亲朋的心意。
3、把我送给别人,也别有一番风味,更有无限的内涵。
4、你可以把我收藏起来,这样我的价值就会得到提升。
百家姓定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