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贵州安顺绿色农产品“涌泉”工程系列之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发展推介大会在紫云自治县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区白石岩乡红芯红薯产业园举行。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省农科院主办,紫云自治县委、紫云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提高本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本地特色产品享誉大江南北,让特色产业为紫云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紫云自治县委副书记陈德国在致辞中说,紫云是山水故乡,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平均海拔在1000-1300米,平均气温为15.3℃,生态环境优良。本次推介活动的主角——紫云红芯红薯源于麻山山脉亚鲁王之乡,中草药胜产的大山苗岭中,在特定纯天然含“硒”土壤的无公害基地,以传统和新技术相结合精心栽培而成,保持纯天然色泽和品质,黄中透红,味清香甜,质地松而香脆、蒸熟后芯似鸡蛋黄、食有板栗香,所含氨基酸、钙、铜、锰、钾、锌等多种矿质微量元素是普通红薯的3—8倍,碘、硒含量是普通薯种的20倍以上,极富营养,其抗癌功能在所有食品中独占第一,长期食用,具有抗癌、降压、补钙、延年益寿之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根据省委提出的“让红芯红薯红起来”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到发展红芯薯产业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以“抓优、扶优、突弱”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产业规划布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红芯红薯红起来”三年行动计划,将红芯薯产业发展作为紫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之一,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公司”、“公司+合作社”等模式,促进红芯红薯产业体系中生产、供应、销售各环节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围绕“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目标,实现产、供、销无缝链接。
随着紫云红芯红薯知名度、美誉度的逐渐提升,销售市场逐渐打开,紫云红芯红薯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今年,紫云县委、政府提出了“让红芯红薯红起来”三年行动计划,以白石岩乡幸福园村一带为种植核心区,向周边的松山街道、五峰街道、板当镇、格凸镇等乡镇(街道办)辐射发展。全县今年种植红芯红薯1万亩,力争在三年内全县红芯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的规模。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在贺辞中说,甘薯是重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其具有超高产特性、广泛的适应性、独特的保健功能和多种用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甘薯已经过历史上曾经作为主粮的阶段,正在向餐桌主食化、保健化的方向发展,且已成为农业现代产业调整中的优势作物,历史上甘薯曾经拯救了一代人,现在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崇尚绿色保健食品,国际上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扩大;随着科技的进步,甘薯的保健功能日益显现,甘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最佳食物”。
马代夫表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创新联盟在推进产业的发展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以甘薯产业为主线,整合产学研资源,坚持面向市场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保障甘薯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甘薯产业是一个诱人的朝阳产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农民、为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人员责无旁贷;让种植甘薯者致富,让加工甘薯者发财,让食用甘薯者健康长寿。
在推介大会上,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向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授牌;贵州省农科院向紫云红芯红薯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进行授牌;国家甘薯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省农科院与紫云自治县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黔冠公司、深圳壹日三鲜公司与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签订销售意向协议。与会嘉宾还为紫云自治县红芯红薯产业园区文化石进行揭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庆昌等19位国内专家教授开展了红芯红薯产业发展分论坛活动,为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计。
据悉,2011年,紫云红芯红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又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青岛等地的华润、山姆、华联、沃尔玛、吉之岛等大型超市均有销售,在京东商城旗下的生鲜电商等电商平台上均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