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特产导航   六盘水市特产   盘州保基茶叶

特产库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盘州保基茶叶

时间:2025/1/27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探秘贵州六盘水的盘州保基茶叶:自然与岁月的馈赠

在贵州六盘水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盘州保基茶叶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更是荣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这小小的一片茶叶,不仅蕴含着馥郁的茶香,更承载着盘州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盘州对外展示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产地溯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盘州保基茶叶的产地范围广泛,涵盖了盘州市保基乡、羊场乡、淤泥乡等22个乡镇的所有行政区域。盘州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茶叶产区海拔在1700—1900米左右,相较于六盘水市的其他茶叶产区,平均海拔高出200—300米。高海拔环境使得茶树的生长周期更长,茶叶的内在品质也更为出众。相关数据显示,贵州高海拔地区生产的茶叶氨基酸含量为4%—5%,而浙江茶仅为3%;茶水浸出物通常在45%—50%之间,浙江茶却只有38%。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保基茶叶具有经久耐泡、清香馥郁、香气持久的特点。

此外,盘州市的茶叶均种植在富硒的煤层地带。经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对盘州市的茶叶及土壤进行化验、检测后发现,土壤的含硒均值为0.376微克/克,茶叶的含硒均值为0.12微克/克。这种富硒的土壤环境,为茶叶增添了独特的营养成分,使得保基茶叶不仅口感独特,还具备一定的保健价值。盘州市土壤普查耕地面积为14.67万公顷,其中80%以上为坡耕地,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不适宜耕种。同时,盘州市拥有36.87万个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借助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当地实行退耕种茶,进一步挖掘了茶叶的生产潜力。

保基乡作为核心产区,生态环境尤为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1.19%。这里的茶园集中连片,布局错落有致,景色十分宜人。生长在这里的茶树,与烂漫山花相伴,以清澈清泉为邻,与缥缈云雾相依,以幽静幽谷为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保基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已声名远扬。《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思州与播州位于今黔北、黔西与四川、云南交界的一带,而保基恰好处于这个区域。据《贵州民族志》记载,清乾隆时期,保基茶就已成为地方茶贡品,是当地汉族和彝族每年向地主和土司、土目进贡的必备物品,这足以证明当时保基茶叶就因其优异的品质而备受推崇。当地汉族和彝族都对饮茶情有独钟,形成了浓厚的饮茶文化氛围。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在省会贵阳举行的全省地方物产展览会上,保基茶叶代表盘州茶叶品牌参展,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据贵州省茶科所专家对盘州市老厂古茶树的初步鉴定,该茶树群落已有500多年历史,这证实了盘州市很早就开始茶树种植,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盘州市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茶园面积已超过800公顷。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将茶叶作为重点产业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盘州市被列为全省茶产业重点县之一,这为盘州市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外观特征:独特的外形与色泽

保基茶叶的外形因品类不同而有所差异。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色泽绿润整齐,毫毛显露,给人一种清新、规整的美感;卷曲形茶外形条索紧实、匀整,色泽灰绿光润,质感独特。无论哪种形状,保基茶叶的色泽都十分迷人。鲜叶色泽绿翠,晒干后用于饮用时呈墨绿色偏黑,条形较为均匀,辨识度极高。

四、口感风味:鲜醇回甘,香气悠长

保基茶叶的口感风味独特,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其风味别具一格,栗香高远悠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悠长,叶底嫩绿明亮。冲泡后,茶汤香气扑鼻而来,嫩香持久不散,滋味醇厚浓郁,且极为耐冲泡。每一口茶汤都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茶叶的浓郁香气与鲜醇口感,仿佛将大自然的清新与甘甜都融入其中,令人陶醉不已。这种独特的口感风味,使保基茶叶在众多茶叶品种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五、营养价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保基茶叶不仅口感上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4%—5%,能够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茶水浸出物一般在45%—50%之间,茶多酚含量≥18.0%,这些成分使得茶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等功效。此外,由于种植在富硒的土壤环境中,保基茶叶还富含硒元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如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等。

六、加工工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保基茶叶的加工工艺极为讲究,从鲜叶到成品茶,需经过多道繁琐且精细的工序。首先是摊青,在阴凉处将青叶厚度控制在≤5厘米,摊放5至10小时,让茶叶的水分自然蒸发,散发青草气;接着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220℃至260℃,炒至“无青草气有芳香,叶色呈暗绿色,叶质变软,茎梗折不断,有弹性”时出锅;随后依次进行摊凉、初烘、理条做形、摊凉回潮、足火烘干、拣剔精制、分级包装等工序。通过这一系列工序,不仅保留了茶叶的自然香气和营养成分,还使其外形更加美观,口感更加醇厚。

七、产业发展:蓬勃兴起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盘州保基茶叶产业发展迅猛,成果显著。2000年,盘州市茶园面积达733.33公顷,茶叶年产量约60吨,总产值200余万元。2011年,盘州市茶叶种植总面积达2566.67公顷,其中采摘面积1700公顷,建成无性系良种茶园1766.67公顷,茶叶种植合作社18个,建成茶业龙头企业1个。2015年,盘州市累计建成茶叶基地13.74万亩,省级茶叶园区1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31个,可采摘面积3.58万亩,完成无公害认证2万亩。2016年,盘州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采收春茶5万千克。保基乡茶叶产业覆盖4个村寨,共入股土地6071亩,带动1043户2086人增加收益,助力296户981人脱贫致富。

截至2024年,保基乡拥有茶园1万余亩,可采摘面积达7000多亩。2024年,保基乡清明前采收茶青3.4万余斤,产值243.2万元;清明后大宗茶采收茶青7万余斤,干茶产量1.4万余斤,产值70万元。保基乡基于茶产业每年向社会提供临时工作岗位500余个、长期工作岗位54个,每年向村民发放采摘、管护费300余万元,土地流转费80余万元,其他劳务费300余万元。保基乡的干部和群众深知好茶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茶产业的管护上不断创新管护方法和模式,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管护效率,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八、产品荣誉:品质的有力见证

凭借卓越的品质,保基茶叶在2016年7月4日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保基绿茶”还先后荣获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优质茶称号、第十一届“中茶杯”评比优质茶称号,是无公害认定农产品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保基茶叶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着当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盘州保基茶叶,这一自然与岁月共同孕育的瑰宝,凭借独特的生长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外观、鲜醇的口感、丰富的营养、精湛的加工工艺和蓬勃发展的产业,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盘州的一张亮丽名片,见证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成果。相信在未来,盘州保基茶叶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更多人带来茶香与健康,成为贵州乃至全国茶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内容】:

可能您还想关注黔特产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