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特产导航   黔东南州特产   黎平茯苓

特产库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黎平茯苓

时间:2015/10/15 来源:贵州特产网 作者:贵州特产网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人工栽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黎平县下步重点打造“茯苓标准化种植”,计划到2018年发展茯苓菌种繁育基地3个,茯苓种植稳定在350万窖以上。

黎平茯苓

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茯苓种植户达4000余户,年种植茯苓300万窖左右,年产鲜茯苓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茯苓产量大县。


中文名 黎平茯苓

产 地 贵州省黎平县


“黎平茯苓”具有悠久的历史,据《黎平县志》记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事人工栽培茯苓,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为保护当地茯苓的传统质量和特色,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更好地调动当地群众生产特色产品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该县从2013年10月23日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申请,要求将“黎平茯苓”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的严格审查,认定“黎平茯苓”符合申请保护条件,“黎平茯苓”的地理标志产品申请顺利通过。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潮镇、永从乡、德顺乡、洪州镇、水口镇、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高屯镇、罗里乡、孟彦镇、顺化乡、敖市镇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黎府函〔2013〕1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黎平茯苓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黎平县茯苓年种植90-100余万窖,年产鲜茯苓300余万公斤,是全国茯苓产量最大的县。


【“黎平茯苓”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4年10月10日 黎平县政府办


由该县申报的“黎平茯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深州蜜桃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4年第96号)批准和公示,正式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续2012年“黎平香禾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该县获得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茯苓(Poria)为多菌科真菌Poria cocos (Schw.) Wolf的菌核,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品种,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珍贵的中药材。我国茯苓主产地区有安徽、湖北、贵州、湖南、云南、浙江、河南等省,传统上茯苓产品质量以云南、贵州为佳。在计划经济时代,茯苓成为黎平的大宗产品,外贸企业曾有这样的说法:黔东茯苓有质有量,同时黎平茯苓曾获外经贸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被列为免检商品。


2003年以来,黎平茯苓产业发展一直趋于稳定,特别2011年以来,黎平鲜茯苓年产量都超过6000吨,茯苓饮片产量在2000吨以上,在靖州全国最大的茯苓饮片加工销售市场,生产加工的茯苓饮片占全国市场总量的65%左右,其用来加工的鲜茯苓原料中有70%以上来自黔东南州黎、从、榕、锦地区,而黎平茯苓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占一定比重和优势。


【茯苓】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中文学名 茯苓

别    称 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

界 植物界

门 担子菌门

纲 伞菌纲

目 多孔菌目

科 多孔菌科

属 茯苓属

种 茯苓

分布区域 安徽、云南 、湖北等地

采收时间 7~9月采挖

用 量 10~15g

毒 性 无毒

贮 藏 置于燥处,防潮


入药部位

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 味

味甘、淡,性平。

归 经

归心、肺、脾、肾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 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10~15g。

禁 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炮制方法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生理特性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产 地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于安徽、云南 、湖北。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2、《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相关内容】:

    可能您还想关注黔特产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