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导航   黔东南州特产   天柱骡鸭 [内容]

天柱骡鸭

时间:2025/8/9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天柱骡鸭:黔东南天柱的特色珍馐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天柱县,山水相依,田畴交错,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 “精灵”—— 天柱骡鸭。它们不仅是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 “法宝”,更是凭借独特优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成为天柱县一张耀眼的农业名片 。

独特的品种优势

天柱骡鸭是人工智慧与自然繁育的精妙结晶。它以天柱黑番鸭为父本,本地麻鸭为母本进行杂交。这种独特的基因组合赋予了天柱骡鸭诸多优良特性。相较于普通鸭子,它生长速度极快,如同被按下了成长的 “加速键”,在较短的养殖周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出栏体重 。其肉质更是出众,瘦肉率高,脂肪含量少,鲜嫩多汁,口感紧实且富有弹性。每一口都散发着浓郁醇厚的鸭香,无论是清蒸以保留原汁原味,还是红烧、炖煮增添风味层次,天柱骡鸭都能凭借自身肉质优势,在餐桌上大放异彩,满足食客们挑剔的味蕾 。

优越的养殖环境

天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为天柱骡鸭的养殖提供了天然的优质环境。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水质清澈无污染,是骡鸭们嬉戏畅游的理想场所。河畔、溪边,常常能看到成群的骡鸭欢快地觅食、嬉戏,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广阔的水域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小鱼、小虾、螺蛳等成为骡鸭日常饮食的重要补充,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更让骡鸭在自然采食中摄取到多样营养,肉质更加鲜美。同时,天柱县拥有多个万亩、千亩大坝,周边广袤的农田为骡鸭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让它们得以在田间自由穿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

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天柱县将骡鸭养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大力扶持。政策利好不断,资金投入持续增加,2025 年计划投入产业发展资金 8200 万元,用于新建蛋鸭养殖基地、改建圈舍以及实施产业奖补到户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全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25 年计划出栏鸭 200 万只。在瓮洞镇蒋基聪的养鸭基地,一只只骡鸭羽毛油亮,在溪水中游弋,鸣叫声此起彼伏。蒋基聪作为当地养鸭大户,每年喂养 3 批,每批约 2000 只,收入可观 。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天柱县创新探索,形成了 “生产规模化、品种良种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的发展格局。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了从种苗繁育、饲料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当地积极培育养殖主体,发展了众多规模养殖户,还涌现出如瓮洞镇这样将鸭鹅产业作为主导农业产业的乡镇,通过规模养殖带动群众分散养殖和以奖代补等方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

在品牌建设方面,“天柱骡鸭” 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后,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升。围绕这一品牌,天柱县的骡鸭产品不仅畅销贵州本地市场,还远销至周边省份,甚至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走向了全国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同时,当地企业不断探索产品深加工,开发出板鸭、酱鸭、鸭肉罐头等多种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

天柱骡鸭,这一源自天柱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凭借独特的品种优势、优越的养殖环境以及蓬勃发展的产业,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承载着天柱县的农业特色与文化底蕴,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天柱骡鸭必将 “飞” 得更高更远,为天柱县的乡村振兴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黔东南山水间的独特美味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