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导航   黔西南州特产   兴仁贺记柴火豆沙粑 [内容]

兴仁贺记柴火豆沙粑

时间:2025/9/4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苗族传统美食,贵州八大名小吃之一,采用柴火蒸制工艺,衍生出薏仁米、高粱等五种口味,年销量达50万斤,入选 “贵州名特优食品”。


贺记(贺姨妈)柴火豆沙粑:藏在兴仁市的贵州八大名小吃,30年匠心味飘香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的清晨,克马山农贸市场里总有一缕焦香准时飘散——那是贺记柴火豆沙粑刚出炉的信号。作为兴仁市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这款传承30年的手工小吃不仅入选"贵州八大名小吃",更凭着柴火慢烤的独特工艺、料足味浓的实在口感,成了本地人的早餐首选、游客的伴手礼心头好。从路边摊到26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贺记(当地人常称"贺姨妈")始终守着"当天做当天卖"的规矩,让每一口豆沙粑都带着兴仁市的烟火温度。


柴火慢烤+手工捶打,解锁豆沙粑的灵魂工艺

贺记豆沙粑的精髓,藏在"柴火"二字里。不同于普通机器烘烤,这里坚持用松木柴火慢烤40分钟,松木的清香透过糯米皮层渗透进来,让外皮既带着炭火的焦脆感,又保留糯米的软韧嚼劲。而糯米的处理同样讲究:选用兴仁本地优质糯米,浸泡6小时后蒸熟,再放入传统石槽中手工捶打至泥状——这种古法工艺能让糯米更具黏性,咬起来比机器制作的更有层次感。

馅料是贺记的另一张王牌。不同于市面上甜口为主的豆沙粑,贺记主打咸香风味,用的是兴仁特产的巴山豆:提前1-2天浸泡,高压锅蒸熟后捣碎,再和鲜五花肉丁一起入锅爆香,加花椒、八角等香料调味。老顾客都说"贺记的豆沙粑咬开能看到大颗肉粒",每份馅料的肉豆比例严格控制在1:3,既不会太腻,又能吃到肉香的醇厚。2023年新增的薏仁米、酥麻两种口味,更是把兴仁的杂粮特色融入其中,薏仁米款带着淡淡的谷物清香,适合养生人群;酥麻款则在豆沙里加了本地芝麻碎,嚼起来满口留香。


30年零差评:从日销500份到远销北上广的信任

"做粑粑和做人一样,料足心诚才长久",负责人贺安敏(贺姨妈)守着这句话做了30年。从1995年推着小车在市场摆摊,到如今拥有标准化生产车间,贺记始终坚持"三个不将就":不将就隔夜原料、不将就机器代替手工、不将就馅料减量。据兴仁市市场监管部门2025年的走访记录,贺记豆沙粑的日销量稳定在500-600包,逢年过节更是要加班加点赶订单,2024年春节期间曾创下日销1200包的纪录。

这份坚持也让贺记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本地老顾客"两三天就来买一次,一次带100-200包",更有北京、上海、重庆的客商主动上门订货,成为兴仁市为数不多能远销省外的小吃品牌。2023年,贺记豆沙粑入选"黔西南州非遗美食候选名录",其制作工艺还被《民生兴义》栏目两次报道,记者在镜头里记录下:凌晨4点的厂房里,工人们手工包馅、柴火烘烤的忙碌身影,这正是贺记"用匠心守初心"的最好写照。


来兴仁必吃:这份"烟火伴手礼"值得你专程打卡

如果你来到兴仁市,一定要把贺记柴火豆沙粑列入美食清单。推荐你赶早到克马山农贸市场的总店,刚出炉的豆沙粑外皮金黄,咬开时会有热气带着肉香和豆香扑面而来,搭配一杯本地豆浆,就是最地道的兴仁早餐。如果想带给朋友,不妨选择真空包装的杂粮款,保质期有7天,能让远方的家人也尝到兴仁的味道。

如今,贺记在兴仁市的宝利来超市、客运总站旁都开了分店,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无论你是赶早班车还是逛夜市,都能随时买到热乎的。正如一位游客在大众点评上写的:"本来是随便买的,结果吃完又回头买了10包——这就是兴仁的味道,朴实又让人难忘。"


一口贺记柴火豆沙粑,咬到的不仅是软糯的糯米、鲜香的馅料,更是兴仁市30年的匠心传承。下次到黔西南州,记得来兴仁市赴这场"烟火之约",让舌尖记住这份独有的贵州味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