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特色美食:兴仁胡记盒子粑,四代传承的百年美味
清晨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肖家湾巷,总能传来阵阵诱人的油香——这是胡记盒子粑开启一天营业的信号。作为兴仁市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字号,胡记盒子粑从20世纪40年代传承至今已历经四代人,不仅是当地早餐桌上的常客,更凭借独特风味斩获2016年黔西南州“十佳百年美食”称号,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兴仁必尝的特色小吃。
四代匠心传承,百年风味不变
胡记盒子粑的故事始于八十余年前,如今61岁的胡运波作为第三代传承人,自1986年起便坚守这份传统手艺,如今已将技艺完整传授给第四代子女。从最初的街头小摊到如今日均销量超2000个的人气店铺,胡记始终保持着手工制作的初心。据第三代传承人胡家琼介绍,每到春节年货节等旺季,单日销量更是能突破3000个,日收入可达6000-10000元,这样的成绩在兴仁特色小吃中稳居前列。这份传承不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承载着兴仁“七省商财麋集”的饮食文化记忆,让百年前的商贾风味通过一个个金黄酥脆的盒子粑得以重现。
黄金配比工艺,成就独特口感
胡记盒子粑能历经百年仍受欢迎,关键在于其代代相传的制作工艺。选用兴仁本地米、安龙米与香米按特定比例混合,搭配优质黄豆磨制成细腻米浆,这是保证外皮酥脆的基础。制作时,先将米浆舀入深度约4厘米的圆柱形铁模中,铺至2厘米厚,中间夹入新鲜猪肉末与葱花、胡椒粉等调制的馅料,再覆盖一层米浆,放入高温油锅中炸制两分钟左右,直至表面呈现诱人的金黄色。
刚出锅的盒子粑堪称“外酥里嫩”的典范——外壳咬下去清脆作响,内馅则鲜嫩多汁,米浆的清香与肉馅的鲜美完美融合。当地食客最爱的吃法,是蘸上胡记独家调配的辣椒水,辛辣与鲜香碰撞出层次丰富的口感;若想体验别样风味,将盒子粑掰碎放入稀饭中,酥脆外皮吸满粥香,嚼劲十足,成为不少兴仁人早餐的经典搭配。这种“一粑两吃”的特色,让不同口味偏好的食客都能找到喜爱的方式。
从街头小摊到文化名片,美味走向更远
如今的胡记盒子粑已不止于肖家湾巷的总店,在兴仁乡愁集市夜市摊设有长期摊位,还计划在“峰林布依”增设新点,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份美味。作为兴仁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出现在当地早餐桌、夜市摊,更频繁亮相于各类美食节、年货节,成为展示黔西南特色饮食的重要名片。腾讯网、搜狐网等媒体曾多次报道其独特风味,称其为“完美旅行不可或缺的金州美食”,进一步提升了胡记盒子粑的知名度。
如果你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千万别错过这份传承四代的美味。无论是清晨在肖家湾巷的总店,还是夜晚去乡愁集市的夜市摊,点上一份现炸的胡记盒子粑,配上当地的稀饭或豆浆,就能在酥脆鲜香中,品味到兴仁百年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历经时光沉淀的美味,定会让你吃过之后念念不忘,成为你回忆兴仁时最深刻的味觉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