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导航   黔西南州特产   兴仁牛干巴 [内容]

兴仁牛干巴

时间:2025/9/4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市牛干巴——薏仁米赋能的生态美味


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采用传统工艺腌制,咸度适中、外干内软,可煎、炸、蒸、炒,是回族传统风味佳肴。制作技艺已申报黔西南州非遗项目。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的高山牧场间,一群群"跑山牛"正咀嚼着新鲜的薏仁米秸秆,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饲料,孕育出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仁牛干巴。作为"中国薏仁米之乡"(2012年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兴仁市将25万亩薏仁米种植(占全国总面积30%以上)与黄牛养殖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粒米养一头牛,一头牛产一块好干巴"的特色产业链,让这道传统腊味成为兼具生态价值与美食魅力的地方名片。


薏仁米赋能:从田间到餐桌的生态闭环

兴仁牛干巴的独特风味,根源在于兴仁市独有的薏仁米产业生态。每年秋收后,当地20万亩薏仁米种植基地会产生18万吨秸秆,这些富含锌、铁、硒等微量元素的秸秆经青贮加工后,成为黄牛最优质的饲料。兴仁薏仁米本身就以"籽粒小、色白、口感软糯甘甜"著称,其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品种,这种营养优势通过食物链传递给黄牛,使得兴仁黄牛肉质不仅鲜美细腻,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为牛干巴的高品质奠定了基础。

在兴仁市巴铃镇、下山镇等薏仁米主产区,秸秆收储加工利用一体化项目已形成规模化运作,既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问题,又为黄牛养殖提供了稳定的绿色饲料来源。这种"薏仁米种植-秸秆饲料-黄牛养殖-牛干巴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不仅让兴仁牛干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权威认证,更让"兴仁薏仁米"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延伸——目前兴仁薏仁米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欧地理标志互认等多重荣誉,2023年还入选全国"土特产"名录,这些认证体系共同为兴仁牛干巴的品质背书。


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完美融合

兴仁牛干巴的制作传承了当地百年清真腌制工艺,又融入了现代食品安全标准。在兴仁市清真馆内,师傅们严格遵循"修制-腌制-蒸煮-干燥"的传统工序,选用18-24月龄的兴仁本地黄牛后腿肉为原料,搭配食盐、花椒等天然香辛料,经72小时低温腌制后挂通风处自然风干。这种工艺既保留了牛肉的原始风味,又通过自然发酵让肉质更紧实,形成了"色泽深褐油亮、口感咸香醇厚"的独特品质,符合Q/LCW0002S-2020香酥牛干巴标准中对感官指标的严格要求。

如今,兴仁牛干巴已从家庭作坊走向产业化生产。在博兴生态肉牛产业示范园内,现代化的屠宰加工车间与传统腌制工艺相得益彰,年屠宰销售肉牛10万头以上,产值突破10亿元。以董记清真宴为代表的当地企业,每天能腌制200-300斤牛干巴,日销量达100-200斤,2025年市场价格为65元/斤,相比往年更具性价比,成为当地居民日常消费和节日馈赠的首选佳品。为保障品质,所有产品均需通过严格的理化指标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从黔西南走向全国的生态美味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兴仁牛干巴正加速走向全国市场。在黔西南州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兴仁牛干巴与薏仁米、薏仁曲奇等800多种特色产品形成"兴仁特产组合",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双渠道销售,让大湾区乃至全国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这份来自黔西南的生态美味。这种"基地+订单"的销售模式,既保证了产品新鲜度,又减少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正宗的地理标志产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兴仁牛干巴的食用方式多样且便捷。无论是切片蒸制保留原味,还是油炸后作为下酒菜,亦或是搭配薏仁米煮粥煲汤,都能展现其独特风味。特别适合家庭宴客、朋友小聚或节日餐桌,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黔西南高原的纯净与热情。值得一提的是,购买时认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和"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市"产地信息,就能确保买到正宗的兴仁牛干巴。


一粒米成就的地理标志传奇

从2012年获得"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到兴仁牛干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仁市用十余年时间打造了一条从"一粒米"到"一块肉"的完整产业链。如今,25万亩薏仁米种植基地不仅带动5万余户20余万人增收,更让兴仁牛干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2023年兴仁薏仁米一、二、三产综合年产值已达26亿元。


这份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的生态美味,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匠心,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无论是作为日常餐桌上的美味,还是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兴仁牛干巴都值得您品尝与推荐。让我们共同支持这份地理标志产品,感受薏仁米与黄牛碰撞出的独特风味,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