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导航   黔西南州特产   兴仁素粉 [内容]

兴仁素粉

时间:2025/9/5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舌尖上的黔西南:探秘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特色风味小吃——兴仁素粉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的街头巷尾,总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辣气息,那是当地人最钟爱的早餐味道——兴仁素粉。作为"中国牛肉粉之乡"兴仁市的另一张美食名片,素粉以其清爽开胃的口感、传统手工的制作工艺,成为locals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吸引着众多游客专程前来品尝。2025年"多彩贵州"自行车系列赛(兴仁站)的官方攻略中,兴仁素粉被列为必尝美食,足见其在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匠心独运:从原料到工艺的精益求精

兴仁素粉的独特风味,首先源于其对原料的严格挑选。与普通米粉不同,兴仁素粉采用黔西南州特有的"贵朝米"制作而成。这种由贵州省农科院研制的稻米品种,虽然不适合煮米饭,却特别适合制作米粉和糍粑,其黏性和韧性恰到好处,能赋予米粉绝佳的口感。在此之前,当地百姓使用的是传统"茅稻米",虽然黏性好但产量低,而"贵朝米"的推广不仅保留了传统米粉的优良品质,还提高了产量,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一美味。

制作工艺上,兴仁素粉坚持传统手工做法,经过浸泡、磨浆、蒸制、冷却等多道工序,全程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米粉的天然原味。最具特色的是,兴仁素粉分为厚薄两种:厚粉用刀切制,虽名为"剪粉"却采用切制工艺,口感更为劲道;薄粉则真正用剪刀剪制而成,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仿佛羊脂玉一般,只需轻轻一剪,粉段便如雪纷坠,落碗堆成白玉花。这种独特的制作方式不仅保证了米粉的均匀度,更赋予了素粉独特的视觉美感。


风味密码:十余种调料调出的家乡味

如果说米粉是兴仁素粉的灵魂,那么调料就是其风味的密码。一碗正宗的兴仁素粉,需要搭配十余种调料,才能调出层次丰富的口感。凉拌时,先加入秘制红油辣椒,这是兴仁素粉的点睛之笔,据说有些老字号的辣椒酱可与上海功德林的酱料媲美,香辣而不燥;再依次加入花椒油、水酸菜、油炸脆黄豆、西红柿料汁,最后撒上葱花,一碗色彩缤纷、香气四溢的素粉便呈现在眼前。

兴仁素粉的调料搭配十分讲究,不同店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以红纸巷刘家剪粉为例,除了常规调料外,还会加入蒜水、盐菜、炒豆等,使得口感更加丰富。红色的辣椒油、白色的米粉、黄色的盐菜、金色的炒豆、绿色的葱花,五色协和,光是视觉上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热食则另有一番风味,滚烫的米粉搭配热汤,加上适量调料,暖胃又开胃,适合不同季节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兴仁素粉与贵阳红油素粉有着明显区别。贵阳红油素粉多使用粗米粉(酸粉),调料以红油、花生米、黑大头菜、酸萝卜为主,口感偏酸辣;而兴仁素粉则选用贵朝米制成的细粉,调料更加丰富,尤其注重西红柿料汁和水酸菜的搭配,口感更为清爽,辣而不燥,酸而不涩,更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食客。


岁月沉淀:从街头小摊到文化符号

兴仁素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红纸巷刘家剪粉。据当地老人回忆,刘家剪粉始于清朝时期的"刘半街"刘家,七十年代起就在虎场坝集市经营,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剪粉摊子,如今已成为兴仁素粉的代表品牌。当年的虎场坝集市盛景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每逢集市日(星期天),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刘家剪粉的摊子前总是排起长队,从早上七八点钟支摊到下午五六点钟收摊,一直有人来吃剪粉。

随着时间推移,刘家剪粉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最初,胡舅孃(刘家剪粉初代主理人)逢集市天就在虎场坝场房下面占位置支摊,后来嫌麻烦,干脆停了集市摊位,只在家里售卖。即便如此,八方食客依然慕名而来,"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在刘家剪粉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来得早的客人在屋里坐着吃,来得晚的在院坝蹲着吃,来得更晚的只能寻个角落站着吃,这种火爆场面在如今的餐馆中已不多见。

作为布依族聚居地的特色美食,兴仁素粉还融入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材的天然原味,这与兴仁素粉无添加、重本味的特点不谋而合。每逢布依族传统节日,素粉常作为招待宾客的特色美食,成为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


寻味指南:兴仁素粉好去处

想要品尝正宗的兴仁素粉,有几家店铺不容错过。位于兴仁市东湖街道办事处黄金社区市府南路(竹海大澡堂附近)的唐记素粉,是当地人气较高的素粉店之一,除了招牌素粉外,还提供肉沫素粉、素裹卷等特色小吃,搭配红枣稀饭或茶叶蛋,就是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店铺电话为0859-18285969671,方便游客提前咨询或预订。

更具历史感的则是红纸巷刘家剪粉,虽然如今刘家后人多在兴义发展,但位于兴仁城南虎场坝红纸巷的老店铺依然是许多老食客的首选。这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保留了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尤其是薄剪粉,凉吃口感最佳,配上独家秘制辣椒酱,让人回味无穷。

食用兴仁素粉也有小窍门:薄剪粉只适合凉吃,厚剪粉则凉热皆宜;喜欢口感丰富的食客可以尝试"沾汁吃法"——将薄粉卷紧成筒再剪段,用筷子夹着粉段在料汁中沾一下再吃,这样能更好地品尝到调料的香味;如果不能吃辣,可以提前告知店家少放辣椒油,但建议尝试微辣口味,才能真正体验到兴仁素粉的精髓。


一碗素粉,一段乡愁

对于兴仁人来说,兴仁素粉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一种乡愁的寄托。无论是清晨街角的匆匆一瞥,还是傍晚灯下的悠闲品尝,一碗素粉总能勾起当地人对家乡的记忆。如今,随着兴仁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通过一碗素粉认识兴仁、了解兴仁。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不妨放慢脚步,走进一家素粉店,点上一碗正宗的兴仁素粉,感受那薄如蝉翼的米粉在口中滑过,体验那香辣鲜香的调料在舌尖绽放。这不仅是一次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体验——在每一根米粉中,都蕴含着兴仁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

正如当地流传的一句话:"不吃素粉,等于没来兴仁。"这碗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素粉,正等待着每一位食客前来品尝,书写属于自己的美食故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