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特产导航   黔西南州特产   兴义七舍茶

特产库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兴义七舍茶

时间:2025/1/24 来源:贵州特产指南 作者:黔小子
在贵州黔西南的兴义市,有一片云雾缭绕的天地,那里孕育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茶叶——七舍茶。它不仅是当地的特色产品,更是承载着兴义市的历史与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七舍茶,作为贵州省兴义市的特产,荣获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殊荣。它的产地主要涵盖兴义市的七舍镇、捧乍镇、敬南镇、猪场坪乡这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七舍镇更是七舍茶的核心产区,这里平均海拔1880多米,最高海拔可达2207.5米,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拥有明显的亚热带高山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600毫米,终年气候湿润多雾,“雨天云贴地,晴天雾罩日”便是对当地气候的生动写照。这里山区面积大,昼夜温差大,水土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有着3万余亩可供种植优质茶叶的荒山和轮息土地,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空间。而且,七舍镇自建镇以来从未修建过工业化工厂,无任何工矿污染,规划的茶叶基地远离城镇,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温度适宜,是种植优质有机茶叶的理想之地。

七舍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兴义府志》《滇黔纪游》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如今,七舍镇还存有260余株古茶树,这些古树集中存活于白龙山脉脚下的革上村的中厂、下厂、老厂三个组内,其中编号为001的茶王树高达10.5米,冠幅达6米左右,它们见证了七舍茶的岁月变迁。

七舍茶的品质极为出众。其条索紧实匀整,色泽褐绿,表面显毫。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持久悠长,闻起来沁人心脾。入口品尝,滋味甘怡鲜爽,口感清香,叶底黄绿匀整。从理化指标来看,七舍茶水分含量≤7.0%,水浸出物含量≥38.0%,总灰分含量≤6.5%,粗纤维含量≤14.0%,各项指标均符合优质茶叶的标准。七舍茶的茶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耐冻,即便温度降至零下7-8℃左右,依然能保持绿油的状态。

在制作工艺上,七舍茶有着严格的标准。从鲜叶采摘开始,春茶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采摘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夏茶采摘时间为每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摘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及一芽三叶初展。采摘后的鲜叶要经过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做形、干燥等一系列工序。摊青时厚度需控制在1厘米-5厘米,时间为5小时-10小时;杀青温度在180℃-200℃,时间2分钟-6分钟,杀青至“色泽由鲜绿转为暗绿,叶质变软,清香显露”为适度;摊凉厚度2厘米-3厘米,时间10分钟-20分钟;揉捻时间12分钟-25分钟;做形可分为扁平茶、直条形毛峰、卷曲形茶等;干燥分两至三次进行,直至含水量≤7.0%。传统七舍茶制茶方式古朴简单,茶叶采回大火在锅里炒,炒熟后倒出揉几把,回锅小火再炒2-3道,直到茶叶干碎即可,但这样制作出来的七舍茶稍带苦味、茶汤黄红、有焦糊味。如今的标准化工艺则进一步提升了七舍茶的品质和口感。

凭借着出色的品质,七舍茶在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2009年,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评选中,七舍茶荣获“中国名茶”金奖称号;2013年,获“黔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16年,在“黔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被评选为特等奖;2017年12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七舍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今,七舍镇的茶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全镇有省级龙头茶企2家,规模以上茶企、作坊40余家,茶叶种植户2200余户,年产干茶110余吨,产值9000余万元。七舍茶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还远销浙江、安徽、北京等地,甚至被江浙一带茶商坐地收购加工外销。


七舍茶,这片“藏在云端的茶叶”,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悠久的历史、出众的品质和严格的制作工艺,成为了中国茶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兴义市的骄傲,更是中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七舍茶将会在更多人的茶杯中绽放它的魅力,将兴义的茶香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内容】:

可能您还想关注黔特产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