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特产导航   铜仁市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阡苔茶

特产库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阡苔茶

时间:2012/1/2 来源:贵州特产网 作者:贵州特产网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该茶发源于石阡,引种到黔东、黔北、黔东南等地,是贵州特色茶产业的战略品种,曾被人誉为“金不换”和“品牌中的品牌”。

石阡苔茶

地理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2特性

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

3来历

关于石阡苔茶,有一个传说。从前,在五德镇新华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山洞,洞里隐居着两位修行的大师,村民若缺衣少食,即可到山洞求助,若有灾难疾病,饮山洞之水也能消灾除病。因此周围山寨村民皆来此祈求平安幸福。

一日一老翁突发疾病,家人搀扶到山洞求治,到此却水源干涸,池中落叶沉积,老翁无水可饮,情急之下以池中落叶当药咀嚼吞服,该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口感甚好,药液下肚,顿觉神清气爽,病痛全除,于是采下落叶树上之种子回家播种。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到山洞采摘净水池边树种种植,不几年这种树就漫山遍野了,这树被当地人称为“苔茶树”。

石阡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由于雨水多,湿度大,致使这块净土的茶叶产量及品质皆优。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一直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尽管“养在深闺”,但仍有些许文字记载。汉代杨雄着《方言》、唐代陆羽着《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治》以及现代茶圣吴觉农的着作等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据1940年《杨大恩乡土教材辑要》记载:“民国二十五年贵阳开全省展销会,石阡茶获优质奖章”另据早期的《贵州日报》载,“贵州茶味之美,则以石阡为巨擎焉,近年商会主席龙尧夫改良装璜,石阡茶大有畅销全国之势矣”如此种种,都铭记着石阡苔茶的清香和身影。

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该茶发源于石阡,引种到黔东、黔北、黔东南等地,是贵州特色茶产业的战略品种,200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产品已获国家级奖项10余个,曾被人誉为“金不换”和“品牌中的品牌”。[1]

4现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国内省内金奖拿到手软,美舆度极高,成反比的是,市场知名度极低.如今石阡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计划于2011年扩大至30万亩(来自石阡县红头文件)。

5地理标志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石阡苔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石阡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石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石阡苔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800m至1300m,土壤为黄壤或山地黄棕壤,土层深度在1m以上,土壤pH值4.5至6,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插条进行无性繁殖。

2. 茶树种植:

(1)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2月上旬至3月中旬)和冬栽(10月至12月)。

(2)定植密度:单行栽:每公顷最高株数≤75000株;双条栽:每公顷最高株数≤9000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不少于2500kg;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 采摘时间和标准:采摘期为春季。禁采雨水叶或露水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至二叶。芽叶完整、鲜活。具体如下表:

级别

标准

特级

全芽、匀整肥壮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全展叶不超过5%,芽叶完整匀净

二级

一芽一叶半展,一芽二叶初展不超过5%,芽叶匀净

2. 鲜叶运输:应使用透气良好的、光滑清洁的容器装运鲜叶,运输时不得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物品混装、混运。鲜叶采摘后4小时内运到加工厂。

(五)加工工艺。

1. 传统工艺:全手工制作,杀青做形→摊凉→做形→干燥→烘焙足干→提香。

2. 改良工艺:杀青→摊凉→理条做形→摊凉→做形→摊凉→烘焙足干→提香。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芽叶色泽绿润、叶肉肥厚,外形扁平尚直有毫,耐冲泡、冲泡时叶芽竖立,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爽口,栗香显露,叶底嫩绿明亮。

级别 外形 内质
形状 色泽 整碎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稍扁平、略直、有毫 绿润 匀整 洁净 嫩栗香 持久 鲜爽味甘 翠绿、清澈 嫩匀、鲜活
一级 稍扁平、略直、有毫 绿、 尚润 尚匀整 洁净 栗香 持久 尚鲜爽 黄绿、 明亮 嫩匀、尚鲜亮
二级 尚扁、略直、有毫 黄绿、尚润 欠匀整 洁净 栗香尚持久 醇尚鲜 黄绿、尚亮 尚完整、明亮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茶多酚/%(m/m) 18.63-23.9
氨基酸/%(m/m)≥ 3.0
水浸出物/%(m/m)≥ 40.0
硒(以Se计)/(mg/kg ) 0.199-4.0
锌(以Zn计)/(mg/kg) 41.7-65.0

文化典故

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有些许文字记载。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2]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治》以及现代茶圣吴觉农的著作等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石阡苔茶茶场

关于“石阡苔茶” 还有两个典故:

一是御封“天子藤茶”。

石阡县佛顶山独特的野生藤茶经茶史药典多方专家追史溯源考证,茶圣陆羽在其第一部《茶经》里将它归为新梢枝性状的藤茶类中,清朝光绪皇帝御封其名为《天子藤茶》,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称之为古茶,它是茶叶王国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强的茶之奇葩,主要分布在贵州石阡佛顶山之上。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名叫陈子贺的先生在皇宫内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当时光绪帝的身体较为虚弱,食欲不振,脸色苍黄,声音沙哑,脸上常长着黑斑和青春痘。而光绪帝又极怕吃药,患此疾病令其十分烦恼。恰好当年陈子贺老师回老家探亲,发现乡亲常饮用石阡佛顶山上的野生藤茶,不但很少患病,而且个个精神饱满,面颊红润,陈老师品尝此茶后口感舒服,就是灵机一动,回京时带了一包献予光绪帝饮用。光绪尝之,感觉别有风味,口感清爽,咽喉舒服,于是便作茶经常泡饮,不到半年,光绪不但脸上的黑斑和青春痘消失了,而且也感觉精神舒爽,身体强壮。为此,光绪皇帝便将该地藤茶御封“天子藤茶”,从此藤茶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还流传海外,至今仍在南洋与东南亚各国中享有盛誉。

二是坪罐茶换来的进士。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清明节,一读书人进京赶考途经现石阡县坪山乡坪罐村,时值缕缕白雾犹如一层层薄薄的轻纱飘逸在山间田野,雾下丛丛茂密的茶树撑着身腰,争相吐新纳秀,长出一颗颗青翠欲滴的新芽,散发出幽幽的兰香,这里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才子。于是便吩咐随从检点行礼逗留在村寨游山赏景一番。走进农家,人们以茶相待,茶香扑鼻,轻呷细品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疲意全无。上路时又带上几筐茶叶,沿途祛疲除病使用。一行到京城,只见宫廷内外人心惶惶,城门内外贴满诏告,原来因太后病重难愈,宫廷诏告天下,求医问药,读书人见此,遂将坪罐茶奇妙功效描述一番,再呈送给皇宫。不几日,太后病愈,论功行赏,皇帝免试赐封读书人为进士,从此,石阡县坪罐茶也由此声名远播。

【相关内容】:

    可能您还想关注黔特产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