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和平路74号,建于清末。该馆是贵州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圆先生的住所,也是司令部驻地。“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198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省、地、市拨出专款,对司令部旧址进行全面修复。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挂的金匾为肖克老将军所题。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平路74号,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建抗日武装。红二、六军团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周质央、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由知名民主人士周素园先生任司令员,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委员、毕节地下党支部书记邓止戈任参谋长。其司令部就设于此。
“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成立后,还组织毕节各界人士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团”等民众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旧址”坐西北向东南,系二重檐悬山式青瓦屋面楼房,底层三面设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1953年为毕节城关居委会及民校使用,1955年为县文化系统使用;1981年毕节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省、地、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旧址”全面进行维修,辟为红色文化宣传窗口,同年11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
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平路74号周素园故居内。该馆由七星关区文管所管理。邮编:551700
中文名称 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
类 别 地方革命博物馆
地 点 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平路74号周素园故居内
竣工时间 1936年2月9日
开放时间 1985年
馆藏精品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
1936年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震等率领下进驻黔西北重镇----毕节。
馆舍简介
此前在大方(当时称大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于2月17日迁至毕节。红军在黔(西)大(定)毕(节)一带开展了广泛的革命活动,建立了“抗日救国会”、“人民大同盟”、“苗民自卫军”等组织。在地下党的密切配合下,以当地知名爱国人士周素园为司令,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其司令部设在周素园家中。
周素园,原名周培艺,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贵州光复后任“大汉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红军长征到毕节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其后抛家舍口,随军北上,到达延安,任八路军高级参议。解放后曾任贵州省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馆址规模]
作为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的周素园住宅,是一栋六排五间、一楼一底的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5年被烈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即拨款维修。毕节县文管所在维修后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内举办了相应的革命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100余件,并局部复原周素园居室。
[历史回顾]
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建抗日武装,按照团结民众和一切爱国志士加入抗日队伍,不分政治派别,不论成分,一致联合起来,组建抗日救国军的施政方针,红二、六军团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下设三个支队。请曾任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的毕节爱国民主人士周素园担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委员、毕节地下党支部书记邓止戈任参谋长。红二、六军团派李国斌、廖明、欧阳崇庭分别担任三个支队的政委,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分别担任支队长。司令部设于毕节城区和平路周素园先生的住宅内。
贵州抗日救国军成立后,组织毕节各界人士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团”等民众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红军北上时,第二支队编入红军随军北上,一、三两个支队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直至解放。周素园先生与红军一起北上,到延安后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他,毛主席称赞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
“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198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省、地、县拨出专款,对司令部旧址进行全面修复。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挂的金匾为肖克老将军所题。该文物陈列室,自1986年2月纪念红军长征过毕节并建立贵州抗日救国军50周年对外开放。
【“ 鸡鸣三省” 纪念碑】
“ 鸡鸣三省” 纪念碑位于七星关区东北82 公里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又名迎丰村) 的1046高地上。碑建于1996 年2 月5 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 周年暨红二六军团长征到毕节60 周年而建。
1935 年2 月5 日,中央红军在此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总的责任”的英明决策,这对中央红军进一步贯彻执行遵义会议精神,召开扎西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纪念碑坐落于渭河、三岔河、赤水河交汇的悬崖上,河水在碑下200 多米的深谷中穿行,两岸峭壁如刀砍斧劈,云贵川三省群峰屹立,直插云天。游人登临,瞻仰此碑,缅怀先烈,无不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