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旅游指南 贵阳市旅游 地母洞

黔省游-贵州旅游指南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地母洞

时间:2015/8/30 来源:贵州旅游指南 作者:网络

地母洞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鹿冲关森林公园内,洞内东壁下中供奉着泥塑地母像。

地理位置 文澜山山腰南部

区域面积 主洞洞口高约2.5米,长约7.8米,洞内约为240平方米

类型 天然形成的溶洞


地母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由主洞、支洞、洞口平台组成。洞口平台约为280平方,现由表石板铺漫,石栏围护;主洞坐东向西,主洞洞口高约2.5米,长约7.8米,洞内约为240平方米,洞内东壁下中供奉着泥塑地母像。穴顶部满是钟乳石,洞底为原生泥土地面,未经夯筑。

位于主洞南侧的支洞,中间有一民国时期修建的石墙相隔,洞口坐东向西,洞口高约2米,阳光可照入,洞内面积约为150平方,洞顶上有明显的烟熏痕迹。洞内地面为泥土地面,未经夯筑。内有一水池,池水清澈冰凉,其顶上的石钟乳上,不时有水滴滴入池中,声音悦耳。

主洞穴的左侧石壁上有一条3米左右的人工石凿梯,通往地母洞主洞右侧的一个平台。而在主洞洞口西部,距洞口约11米处为晒书台,长约8.5米,宽约6米。西、南、北三面用石块砌筑,平台地表用泥土铺平。

【《四库全书》与地母洞】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澜阁《四库全书》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1937年8月1日开始向西转移,于1938年4月30日运抵贵阳,先后存放于贵州省立图书馆、贵阳张家祠堂以及北郊地母洞。其中,在地母洞存放时间长达5年8个月,在贵阳存放时间总计长达6年8个月,之后完好无损回到浙江。

地母洞与国库全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此,文澜阁《四库全书》开始四处“隐藏”。

从1937年8月4日离开杭州起,至1946年7月5日回到杭州止,经历了长达9年的“抗战苦旅”。正是被迫西迁与贵阳产生了交集;从而与鹿冲关森林公园地母洞结缘。

《四库全书》的此次抗战迁移,除了借助短短浙赣铁路外,由湘往西行1600多公里,大多只能靠肩挑、人拉、马驮。几经辗转,历经7个多月艰苦跋涉,行经2000多公里,于1938年3月经长沙护送到贵阳,存放于贵阳西郊张家祠堂。后因日军轰炸贵阳,遂将库书迁入贵阳城郊鹿冲关“地母洞”。

据省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钟海珍介绍,文澜阁《四库全书》经由长沙被护送至贵阳后,时任贵州省教育厅厅长欧安槐奉教育部命令,把这批国宝先存放于西郊张家祠堂(现金桥饭店附近)约一年,后又搬到地母洞保存了6年。

尽管国难当头,但看护《四库全书》一刻也没有放松,一直由当时的贵阳警察局派人把守洞口。6年时间里,除了警卫员外,还有很多贵州教育厅工友和省图书馆馆员参与了守卫。

由于贵阳气候“天无三日晴”,加上溶洞潮湿,藏书容易霉变或生虫。因此,保护《四库全书》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防潮与晒书。据省图书馆提供的史料记载,每年秋天必须晒书一次。每次还在洞中地上洒石灰帮助吸收地上的湿气和洞内的潮气,同时在书箱内放大量樟脑丸防虫。

为保证书籍的安全,守卫人和管理人员不断摸索总结防潮防虫的方法。比如在书箱之间放夹板,箱底放木炭,并且由秋季晒书一次增加春、秋两季各晒一次。

《四库全书》在地母洞保存的日子,著名科学家、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亲自前来查看保管情况。而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也曾来电询问相关保存情况。

1939年6月23日,竺可桢和贵州省教育厅三科科长杨克天等人一起,到地母洞察看库书存放情况。打开一箱验视,发现其中书籍已略有潮湿。当即商定,屋顶须以瓦代木,箱中书籍须晾晒,必须有人主持看护工作,并向有关部门申报专项经费。据竺可桢日记记录显示,6年间,他一直担心着地母洞内潮湿的环境对库书的威胁,始终安排浙大专业人员参与库书的具体管理,并不断向有关高层反映情况,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国宝。

从1939年4月8日起,到时1944年11月日军进攻贵州,重庆国民政府特令阁书紧急迁重庆,地母洞陪伴文澜阁《四库全书》及看护人员长达近6年时间。正是它的庇护,使得文澜阁本安然回到杭州,为中国古籍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记载,1948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的(民国)《贵州通志》,得益于文澜阁《四库全书》。因为《四库全书》所集图书,绝大多数是贵州没有的。零散记载黔地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资料的图书较多,是贵州文人、学者使用此书的极好机会;同时帮助贵州相关文献得以完成。

文澜阁《四库全书》运藏贵阳后,机遇难得,教育部命西南各大学遴选人材校勘《四库全书》,发函希望贵州省教育厅转呈教育部,允许在校勘时由图书馆派人抄录有关贵州资料。

在抗日战争期间,地母洞为保护中华文化瑰宝《四库全书》作出了贡献。而贵阳文通书局出版的《贵州通志》中,许多黔省史料都取材于地母洞内的《四库全书》。也许,这就是保护与回报。

然而,70多年来,尽管地母洞在保护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有着重要贡献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如今仍在鹿冲关森林公园的莽莽丛林中默默无闻。而当年的贵州省立图书馆馆舍、张家祠堂早已拆除。

据云岩区档案局局长、地志办主任王恩红介绍,地母洞简介铭文正在编撰中,不久后当游人再次来到地母洞,将可以阅读了解相关故事,能感受它的珍贵价值。

目前,云岩区已经做出积极反应,在做好市、省级文物单位申报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保护和修缮,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旨在给地母洞一个名分,让它的故事广为人知。曹静表示,地母洞已经成为云岩区的五个红色文化遗址之一,同时将全力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母洞这颗抗战文物“遗珠”,将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内容】:

来贵州旅游推荐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