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猫跳河畔的索桥村,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地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位置信息:索桥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距县城19。7千米,距省城贵阳47千米,总面积12。7平方公里,猫跳河呈腰带状自东南向西北绕村而过,将村庄滋养得丰饶而美丽。
猫跳河风貌:猫跳河旧名滴澄河,是乌江一级支流。河流两岸陡峭,水深流急,呈厢状峡谷,最宽处200多米,最窄处仅8米,在窄巷口处河心有一处崩裂石,俗称“猫跳石”,后被称作“砥柱石”。其独特的河谷风光,山水相依,景色壮观,为索桥村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气候条件:索桥村属于低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猕猴桃等农作物的生长,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历史文化】
索桥历史:据《索桥村志》记载,索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当时兵部尚书朱燮元在《督黔善后事宜疏》中提到“在小索桥设哨”,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这座索桥是一座独绳桥,用棉竹剥成的絮条搓成粗索而成,两端拴于两岸崖壁上的石孔,索上悬挂着一个木制的小枷担,渡河的人将自己吊于小枷担上,双手交替握索渡河,一次只能渡过一人,桥索粗大如拳,长约24米,桥高约10米,它曾是河两岸人民交往的重要通道,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文化: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索桥村,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红军侦察队化装成农民和保安队员,在村民的帮助下渡过索桥,并控制了对岸。面对河水湍急的猫跳河,村民们纷纷贡献出自家的门板、楼板、竹子等,帮助红军在短时间内搭起便桥,使得17000多名红军战士顺利渡河,继续西进。“红军赠棉衣”“罗石氏摆渡”“八大公架桥”等12个红色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成为了索桥村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现代发展】
红色旅游:2021年,索桥村被列入贵州省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和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进行打造。村庄围绕“红色资源”进行规划建设,建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长征过修文陈列室、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长征过修文陈列室、索桥古渡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等4个现场教学点,修复了红军步道1190米,修缮了砥柱石平台、孔家井等红军遗址,形成了集“看、听、悟”为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特色农业:索桥村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目前全村种植猕猴桃3579亩,产值约2500万元,猕猴桃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此外,还利用猕猴桃果园的林下空间,推广种植阳荷、黄精等林下中药材,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同时,冷库、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也让索桥村的农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索桥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修建硬化机耕道约36公里,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门前;新建了两个符合标准的卫生室,配备了专业村医和必要的医疗设备;新建的公立小学和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新建的篮球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会议、议事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村庄风貌】
走进索桥村,你会看到绿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红色绘画跃然墙上,新修复的红军步道蜿蜒绵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小路、庭院,以及凸显着的红色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索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们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如今的索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建设美丽的新家园。
索桥村特别隐蔽,藏在猫跳河的深处。
猫跳河,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境内,旧名滴澄河,属乌江一级支流,河流两岸陡峭,水深流急,呈厢状峡谷,最宽处200多米,最窄处仅8米,在窄巷口处河心有一处崩裂石,俗称“猫跳石”(后被称作“砥柱石”)。旧时这里人烟稀少,虎豹成群,猛兽经常以河中大石为跳板穿行于河流两岸,贵州许多地方把老虎叫作“大猫”,猫跳河由此得名。
而要渡河,必须通过索桥。之所以称为“索桥”,是因为它只有一条桥索且粗如小拳,长约24米,高约10米,用绵竹剥成篾条再捻成粗索而成,两端拴于凿在两岸石壁的石鼻上,索上悬挂一木制小枷担,渡者自缚吊于小枷担上。渡河时,先是自然滑行至索桥中段,然后双手握索交替用力渡至对岸,一次仅渡一人,每次耗时10分钟以上。这个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的村落,也因此被称为索桥村,自古为兵家要隘。1936年初,红二、红六军团来到索桥村,在当地群众的帮助和支援下抢渡猫跳河,成功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进军黔西、大方、毕节并建立根据地。
一
1936年1月,贺龙、任弼时、萧克带领的红二、红六军团17000多人进入贵州境内。为甩开围追堵截的敌军,1月29日,红军进至开阳杠寨、羊场及贵阳的百宜、羊昌,红二、红六军团兵分三路,各师抽调120多人组成侦察队,在队长王绍南的率领下,负责探路侦察。30日,抵新铺、董龙、水田坝一带,红军侦察队和红二军团4师10团,分别攻打贵阳的大、小关并摧毁敌人在蒙固山上的蒙台碉堡,形成攻打贵阳之势。在贵阳城内督战的蒋介石急调布防在贵阳以西鸭池河渡口的郭思演部99师和李必藩部23师向贵阳收缩护城,造成鸭池河防务空虚,红二、红六军团抓住这一良机,突然改变方向,绕到贵阳北面,赶赴大、小关,旋即奔袭扎佐,进占修文城,进入索桥村,准备在这里抢渡猫跳河。
此处位置偏僻,不是主要交通要道,敌人仅派了一个班的兵力驻守,侦查队员佯装成当地老百姓,趁守敌不知底细,轻易渡过索桥并迅速控制渡口。
看着山壁耸立、乱石丛生的两岸和眼前一次仅能溜渡一人的索桥,红军的千军万马该如何渡过呢?
大部队想要快速通过,必须架桥。在当地群众指引下,红军瞄准猫跳河上游河中央露出的一块巨石,这块石头就是猫跳石,把它作为天然桥墩。建桥缺乏木料,当地贫农周正扬将自家准备修房用的三丈多的楼板献了出来;佃农杨玉清主动拆下自家的两扇大门;薛永华将上千根钓鱼竹砍下来,用竹篦条捆住砍下的树干和木板,送往修桥处……只数小时,一座六尺宽的便桥就横跨在猫跳河上,集结在荒田一带的红二、红六军团的17000多人迅速渡了河。刚过完索桥,天空中便响起了飞机的声音。不一会儿,索桥的上空便投下了两颗炸弹,一颗炸了,另一颗成了“哑弹”,好在红军行动迅速,所幸无人员伤亡。红二、红六军团因此顺利渡河,进入清镇,强渡鸭池河,实现“离开石(阡),镇(远),黄(平),挥师黔(西),大(定),毕(节)”的战略计划。
红二、红六军团在索桥停留时间不长,但“红军赠棉衣”“罗石氏摆渡”“胡大伯妈卖泡粑”等12个红色故事却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二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新修复的红军步道上,金色的光芒仿佛折射出那一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初春时节,只有摄氏几度的天气十分寒冷,一名女红军看见一位母亲背着孩子正往索桥古渡方向去,小孩双脚冻得通红,女红军见状,即使自己也冷得瑟瑟发抖,还是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棉衣从田坎上扔下去给这位母亲,将棉衣裹在孩子身上。
从此,这件棉衣就伴随着这个孩子,成了他最“像样”的衣物,白天作为披风,穿在身上;晚上当做棉被,盖在身上,一直伴随着他长大成人。
……
在索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深深镌刻在索桥村的历史发展进程上,印刻在了索桥人民的心中,不论时光如何变迁,那份感动与温暖依然存在。
时光荏苒,日月更新,但索桥的红色精神却一直在村里传承。2021年,索桥村被列入贵州省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和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进行打造。按照“红色索桥、田园猕香”的总体定位,委托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村庄规划,明确市县各1名驻村规划师,围绕“红色资源”进行规划建设。
在党建引领下,村庄规划不断向好,索桥村也把记录好、讲述好、延续好索桥故事作为重点,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长征过修文陈列室、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长征过修文陈列室、索桥古渡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4个现场教学点,教学点采取集“看、听、悟”为一体的沉浸式教学。同时,修复红军步道1190米,修缮砥柱石平台、孔家井等红军遗址,实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此外,索桥村还积极收集整理文稿81篇,积极编撰《红色索桥史话》,编制《红色索桥大步前》音乐快板,组建索桥村红歌演唱队,培训一支服务意识高、业务能力强的县镇村三级红色文化讲解员队伍,真正将红色声音传递开来,将红色文化根植心中,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
走进索桥村,绿瓦白墙错落有致,红色绘画跃然墙上,新修复的红军步道蜿蜒绵长,当年“胡大伯妈卖泡粑”的那条石坎边不到三尺宽的步道焕然一新,一排排整齐房屋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小路成为索桥村一张“靓丽的名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关于红军的故事也“记录”在村民房屋的外墙上,观看画中红色故事,长征精神耳濡目染。
红色遗址不仅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激励奋进的力量。为此,县镇村三级党组织进行了长期探索,对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开发,使革命遗址在保护中得到利用,也在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依托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红色产业链,采用“支部+基地+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建成100亩标准示范园,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鲜果采摘于一体的500亩猕猴桃产业体验基地,形成“农文旅”一体产业链。
村民“腰包”越来越鼓,通过选优配强索桥村党组织“领头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重温红军故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设定党员责任区,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助力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红色美丽乡村庄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如今,搭乘乡村振兴专列,依托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索桥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