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革东镇八郎苗寨
八郎苗寨位于剑河县城西北面3公里,全寨162户715人,世居刘、万两大姓氏,均为苗族。村寨坐落在八郎松山脚下,村前为农田,四面青山,植被良好,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整,140余栋木质房屋依山而建,北高南低,村道铺以当地产的片石,极具特色。八郎因著名的八郎中医而得名。1934年12月红军长征途径八郎去施洞和镇远,有红军伤员在八郎养伤,留下了许多红军爱护苗族群众的故事。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渊源:八郎(苗语Ghab Langx)形成于清代初期,相传八郎苗族先祖狩猎时在这里遇水源并认为龙脉较好而落居,住有羊单、羊北、方向3大房族。据考证,羊单房族于清朝道光年间(1845年)因寨火从台江、剑河两县交界处的大树脚村迁来;羊北房族于1906年为躲避强盗打劫,由八郎化石核心区下来居住;方向房族于1852年从三穗县上村搬入。
文化特征:八郎苗寨后北坡一带,是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革东园区古生物化石景区的核心区,古生物化石门类众多,数量丰富,标本精美,排在加拿大布尔吉斯动物群和云南澄江动物群之后,居世界第三。
村寨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服饰、婚嫁、丧葬、生产、节日、歌舞等文化保存完好。苗族飞歌高亢响亮,优美动听;刺绣朴实美丽,分年轻人老年人两种样式;节庆祭祀等仪式繁多,寓意丰富,洗寨仪式意为保平安、防火、去灾。每年的10—11月中选属蛇日的一天由主持人牵鸭逐户以水浇在火坑,取适量的地灰和米带走办法事。户外宰牛并分发各户,如当天有剩余食物,禁止带回家,第二天再去食用。洗寨法事开始后,外人不准进寨,需法事用餐毕,有人回家后才可有外人入寨;二月二祭桥主要以鱼、肉、鸡、香纸等为祭品,祈福五谷丰登,子孙昌盛;二月十五姊妹节,分为老中青三代,年轻的可以去任意一家的田里捉鱼吃,情投意合的还送姊妹饭;六月六吃新,上午将祭祖的粽子按家人的数量包好,里面扎上从田里摘来的秧芯煮熟,十一点后方可食用;十月苗年古朴隆重,每到苗年这一天,各家于下半夜3点开始到坡边摘三根牛草,插到猪牛圈边的猪牛粪上,预示来年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