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旅游指南 黔东南州旅游 天柱远口吴氏总祠

黔省游-贵州旅游指南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天柱远口吴氏总祠

时间:2025/2/10 来源:贵州旅游指南 作者:黔省游

探秘天柱远口吴氏总祠:清水江畔的家族荣耀

在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悠悠流淌的清水江畔,有一座远口吴氏总祠静静伫立,它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每一处雕刻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家族荣耀,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远口吴氏总祠坐落于天柱县远口镇,清水江畔的绝佳地理位置,使其交通极为便利。不管是从周边城市自驾,沿着蜿蜒的公路欣赏一路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在旅途中感受黔东南独特的风土人情,都能顺利抵达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这座总祠历史源远流长,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乾隆元年(1736年)进行扩建,悠悠三百余载,历经无数风雨洗礼。咸丰年间,它毁于兵燹战火;光绪二十五年(1893年),人们又将它重新恢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再次对它进行维修;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它又遭受破坏;直到1988年和2003年,又分别进行了两次维修。由于清水江白市电站建设,2013-2014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它实现了整体原貌搬迁,才得以完好地保留如今的风貌,成为云贵高原吴氏的发源地,更是清水江沿岸标志性的古建筑。

当你踏入总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势恢宏的前门牌楼。主牌门的十五个檐角高高飞翘,恰似鲲鹏展翅欲飞,即将冲破天际。大门左右两侧,一对披挂着精美饰物的雄狮威风凛凛地守卫着,它们静静地注视着往来的人们,拱卫着这座神圣的家族祠堂。牌楼上的浮雕彩绘精美绝伦,刻画的多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的浪漫爱情、《文王访贤》中周文王对贤才的渴求、《八仙过海》里八仙各显神通的奇妙场景等,每一个人物都被刻画得神态各异,动作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惊叹叫绝。

总祠的大门由青石精心打造,门楣、门框、门槛无一不彰显着古朴与厚重之感。门前的九级石街、青石阶、青石路、青石礅、青石碑刻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石文化”世界。双扇钉有铁皮的木门,搭配着刻有精美花饰的门枕石,古朴的韵味扑面而来。门上的对联“源远流长万古衣冠宗礼乐,兰芳桂馥千秋俎豆荐馨香”,对仗工整,意蕴悠长,巧妙地阐明了吴姓的渊源,也表达了对家族堂号的赞颂;门侧的双龙抱柱联,同样气势不凡,为总祠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走进总祠内部,三进院、二天井和四厢房组成的空间布局严谨有序,彰显着古人对建筑美学和家族秩序的深刻理解。第九级石板上刻着三个鲤鱼共用一个鳃,两边还各有一个铜钱,这是远口吴姓独一无二的标志,既寓意着家族的团结一心,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门内的正方形天井,用细凿的青石墁地,显得格外整洁干净。两侧的东西厢房为一楼一底结构,设有木楼可供登上二楼,楼上栏杆的圆柱呈葫芦形,排列得整整齐齐,既美观又富有寓意。

正厅是总祠的核心区域,梁柱选用高大笔直的老杉,每一根都通顶而立,彰显着不凡的气势。梁柱上面雕刻着“双凤朝阳”“蝶鸟飞舞”等精美图案,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仿佛这些图案都被赋予了生命。柱脚的鼓形石磉高一尺有余,上面镌刻着“麒麟献宝”“鸳鸯戏水”等浮雕,寓意吉祥美好,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正厅大门正对的高楼上,“延陵世第”四个大字的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格外醒目。正厅内安放着泰伯69世吴皙像和泰伯84世吴盛像,上空台梁悬挂着抗日骁将、国民党集团军副司令员吴绍周敬制的“至德克昌”匾额,以及道光中叶贵州巡抚贺长龄题赠远口延陵书院的“咏烈颂芬”匾额,这些匾额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辉煌,见证了吴氏家族的历史变迁。

后主祠堂则显得更为神圣庄严,享堂主塑像是入黔先祖吴盛,他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仿佛在默默守护着家族的后人。后面挂有吴氏先祖泰伯、仲雍、季扎的画像,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坚定。中间及两旁立着众多先祖牌位,每一个牌位都代表着吴氏家族的一段历史。两侧分别是远口吴氏盛公以上先祖的世系图和盛公后裔世系播迁图,这些图表详细记录着家族的传承脉络,从先祖的起源到后世的繁衍迁徙,每一个分支都清晰可见,让后人能够清晰地了解家族的发展历程。

关于吴姓的堂号,背后还流传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传说。“三让”“至德”堂号源于吴姓远祖泰伯和仲雍三辞王位的故事。周太王本想传位于孙子昌,却因昌是三子季历之子而有所顾虑。泰伯和仲雍得知父亲的心思后,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先后三次推辞王位,毅然远走东南吴地。他们的这种谦让精神,让孔子敬佩不已,称赞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因此吴氏的总堂号便为“至德堂”。而“延陵堂”则是因为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他以贤德闻名于世,面对王位的诱惑,坚辞不受,最终被封在延陵,后人尊称他为“延陵季子”。这些堂号不仅是家族的标志,更是家族精神的传承。

来到远口镇,一定不能错过当地的特色美食——远口发豆腐。它起源于远口镇侗寨磨山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水皮子”。2006年,远口发豆腐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获得了省级绿色食品认证及地理商标,可谓是声名远扬。发豆腐表面覆盖着一层洁白如雪的绒毛,看起来十分可爱。它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放入油锅中煎至外皮金黄酥脆,内部却依旧柔软嫩滑,咬上一口,淡淡的发酵香味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也可以用来煮汤,在汤中翻滚的发豆腐充分吸饱了汤汁的鲜味,每一口都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被它的美味所折服。

天柱县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都适合游玩。不过,春秋两季的气候更为舒适,景色也更加迷人。春天,万物复苏,清水江畔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绿的新芽在枝头绽放,五彩斑斓的野花在田野间肆意生长,仿佛一幅绚丽的春日画卷;秋天,秋高气爽,天空湛蓝如宝石,漫步在总祠中,脚下是古老的石板路,身旁是历经岁月的建筑,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值得一提的是,远口吴氏总祠目前参观是免费的,这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毫无负担地走进这座历史文化的殿堂,去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计划前往游玩,自驾的话,可以直接在导航软件中输入“天柱县远口镇吴氏总祠”,按照导航指引即可轻松抵达。若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可先到达天柱县城,然后再转乘前往远口镇的班车。游玩总祠后,周边的清水江风光也不容错过,你可以乘坐小船,顺江而下,微风拂面,欣赏两岸连绵起伏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村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让身心得到一次彻底的放松。

许多游客参观完远口吴氏总祠后,都对它赞不绝口。有人感慨道:“这座总祠的建筑太震撼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身感受着历史的变迁。”还有人说:“了解了吴姓的历史和传说,再看到这些精美的建筑和雕刻,真的深深感受到了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力量,这次旅行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远方的朋友,天柱远口吴氏总祠正张开热情的怀抱,等待着你的到来。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家族文化的传承,品尝地道的美食,开启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奇妙旅行,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相关内容】:

来贵州旅游推荐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