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旅游导航 多彩铜仁旅游指南 德江文庙(图)

黔省游-贵州旅游指南

德江文庙(图)

时间:2011/12/9 来源:贵州旅游指南 作者:黔境游

德江清代安化县文庙

德江清代安化县文庙(图)

德江文庙又称“清代安化县文庙”,位于县城光明路中段东测,初建于明代嘉庆年间,为孔子先师庙。清光绪八年(1882年),安化县衙从思南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占庙为“武官衙署”。文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180㎡,建筑面积876㎡。是中原汉文化、儒家文化在黔东北山区的重要有历史见证,是研究具有悠久历史的傩文化和德江土家族民风民俗的重要基地,也是研究德江古、近代社会历史和民族关系的实物资料。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以来,县文化局在上级文物部门和县政府的支持下,修复了大成殿、金桂台、两廊、配殿。现大成殿、配殿已辟为“德江县傩文化陈列馆”。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傩堂戏】

傩堂戏又名傩愿戏或傩坛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属于傩戏的一种。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堂戏。

贵州是我国傩戏品种最多的省份,是发掘研究傩文化遗产最早的省份,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中国傩戏在贵州”之说。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省德江县最迟在明代中期便已有傩的活动,其风格与川东、湘西土家族地区颇多相似之处,傩戏活动在德江境内流传甚广。90年代初德江县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傩戏之乡”,是全省五十个艺术之乡之一。

德江,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东邻湖南,北毗湖北、四川,为多省结合部。乌江从南至北流经其境,全长48公里,东岸属武陵山脉,西岸属娄山山系,为典型的山地环境。由于是连接荆楚和西南边陲的纽带,自古享有“黔北门户”之美誉。

德江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在数千年历史过程中,一直没有建制,为“蛮夷之地”,是历代统治薄弱,鞭长莫及的地域,历代主流文化对之冲击甚微,为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创造了客观条件。

德江历史上是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与本土少数民族夜郎文化的交汇地区。世代生息繁衍在德江境内的各族人民,是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他们身处蛮荒之地,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傩仪活动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傩戏,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从事傩仪和傩戏的老师充当了人与神的桥梁,他们把人们的愿望通过傩仪转达给神灵,又把神灵的“庇护”转达给人们,从而构成了祭祀性的酬神内涵。傩仪从歌舞活动中逐渐发展了傩戏并逐步加以完善,注入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加上惊心动魄的傩技表演,构成了傩戏娱人的内涵。酬神与娱人二者有机地结合,满足于人们求助神灵的愿望,满足了人们文化生活需求。傩戏有了存在的价值,具有了坚强的生命力。

德江傩,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是古傩的一种,它源于古时傩仪。明代中期,德江傩堂戏已发育成熟,在民间占有了生存空间和价值。德江傩堂戏原始古朴,源远流长,除傩艺人口传历史外,有明洪武千年傩艺人墓志碑记;有传代数百年的师传名单位,《师坛图》和代传《金谱》。由于师传不同,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之分。师公传授者为茅山教,师娘传授者为师娘教,二者的“师坛图”上都共同顶敬“玄坛会上赵侯圣主傩公大法师”。茅山教与师娘教所用道具基本相同,但演出内容和风格则有一定的差异,师娘教的文戏、正戏较多,茅山教的正戏、插戏较多;师娘教柔美细腻,唱腔婉转,舞步轻盈;而茅山教则粗犷豪放,唱腔质朴,舞步骄健。或者说,一是充满阴柔之美,一是充满阳刚之气。

时至今日,德江傩堂戏在民间开展活动十分普遍,傩戏坛(班)遍布全县20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傩戏坛班131坛,掌坛师131人,傩艺师200余人,古老面具1484面,专门从事傩文化研究的人员有20余人。

傩堂戏的演出一般是在需要冲傩还愿的人家堂屋里进行。为了制造一种森严、肃穆的环境气氛,把观众引入神秘的宗教境界,土老师在演出时都要精心布置傩堂神案。其布置都有一定的格局。正对堂屋为子编扎的彩牌楼坊,名叫“三清殿”。 “三清殿”前置一案桌,桌上供着傩公、傩母的木雕神像。此外桌上还供着令牌、竹挂、师刀、玉印、牌带、头扎、牛角,马鞭等法器以及香烛、纸钱和供品,桌下四周则摆满傩堂戏面具和刀、枪、弓、箭等道具。“三清殿”内侧及堂屋左右的墙壁上则悬挂“三清图”、“功曹图”等各色画轴,俗称“案子”,案子一般少者四、五轴,多者二十余轴。

傩堂戏的面具大多用白杨或柳木制作。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质地细腻;柳木在民间是辟邪之物,艺人用它制作面具,有驱邪纳吉之意。其雕刻粗犷中不乏细腻,古朴中不乏韵味。

傩堂戏有半堂戏和全堂戏之分,半堂戏用其12个面具,全堂戏用24个面具。傩堂戏中的面具的角色主要有唐氏太婆、先锋小姐、歪嘴秦童、土地灵官、关帝圣君、开山莽将、幺儿媳妇等。

傩堂戏的道具常用的有令旗、牛角、师刀、牌带、令牌、神鞭、神棍、宝剑、卦子、木鱼、神鼓等,它们的大小、尺寸、图案、质地都有严格规定,有其象征意义,其来历大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傩堂戏的服饰古朴简单,只有头扎、法衣、法裙三种。头扎实际上就是土老师所带的头冠,法衣是执行法事的礼服。法裙多为八幅罗裙,主要用于起舞、走动。

傩堂戏的音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幽默风趣,多姿多彩。由于傩堂戏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的不同,其韵可分为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插戏音乐。

傩堂戏是融音乐、舞蹈、说唱、法事、武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其舞蹈分为两大部份:一是内坛法事中的舞蹈,其舞步严谨,庄严肃穆,轻盈飘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常限制在傩堂内铺设的竹席上演出;二是外坛戏剧中的舞蹈,其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活动场面宽,不受一席之地的约束。傩舞的舞谱称之为“禹步”,又称“踩八卦”或“踩九州”,其舞步常有的“丁字步”、“品字步”、“跨门步”、“旋转步”、“梭梭步”等,虽各有不同,但都以“八卦”、“九州”的方位为舞蹈作运动的标向。

傩堂戏演出都有一定的剧本,一般是24出,主要有《关公斩蔡阳》、《钟馗捉鬼》、《安安送米》、《苏妲姬选婚》、《八仙庆寿》等。

傩堂戏的宗教法事是由古代的傩祭、傩仪演变发展而成,是冲傩还愿的核心部分,在这些宗教法事中,保存了大量远古文化的信息,它们是傩戏中最有学术研究的部分,其主要法事有开坛、发文敬灶、搭桥、送神上马、安香火、开红山、过关、上刀梯、刹铧、扫荡等,展示的大多是土老师们的绝活,具有较高观赏、审美价值。

德江傩堂戏从面具到神案,从道具到法器,从音乐到舞蹈,从傩仪到剧目,无不带有原始的痕迹,极少受到各个历史时期主流文化的冲击和融化,具有原始的古老的文化保护价值。不少面具、神案和法器的传承年代可以溯到明代以前。面具雕刻粗犷中细腻,古朴中韵味深长;神案描绘内涵丰富,笔法精道,创意合理;傩坛编扎含剪纸、书法、绘画等综合艺术,集宗教、民族、民俗、神话、语言、书画等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傩戏剧目、舞蹈和音乐仍保存了原始特征。

从总体上讲,德江傩以完整的傩仪和傩戏、傩技构成酬神、娱人活动系列。至今保存有完整的22道法事,24场正戏,另还有插戏以及全套面具,上刀山(刀梯)、下火海(踩红铧捞油锅)等傩技和完整的神案,这些都为研究傩戏傩文化提供了原始的、完整的珍贵材料。

德江县是发掘、研究傩文化启动较早,是第一个到北京展演傩堂戏及面具风采,并获得很大反响的地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傩堂戏进行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 用。

1978年,以德江傩面具为主体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亲自为其剪彩。此次展览在艺术界和学术界弓I起了强烈反响。曹禺、钟敬文,冯其庸、曲六等国内专家学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印度、挪威、埃及、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无不交口称赞。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香港《大公报》等28家新闻媒体对展览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同年,《中国建设》杂志第三期用中、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等七种文字向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介绍了德江傩堂戏,从此德江傩堂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2002年,受文化部派遣,组团参加了“2002年新亚洲文化节”,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声誉。

先后编印出版了《德江傩堂戏》、《德江傩堂戏音乐、舞蹈集成》、《民族民间三套集成》、《舞蹈集成》、《傩韵》(上下册)、《傩魂》等书籍,为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字资料。把安化文庙改建成傩文化陈列馆,中国傩学会会长曲六先生题写的“德江县傩文化陈列馆”遒劲有力,整个陈列馆以“古傩神风”为主题,展有古老面具300余面、神案50余幅,法器100余套(件),充分展示了德江傩文化的古朴和完整。

2003年,德江县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2003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日本、韩国、委内瑞拉、台湾、香港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22人,国内专家学者50余人汇聚德江,古朴精彩的傩祭、完整美妙的傩戏、难度很高的傩技、年代久远的面具神案,无不吸引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正如中国傩学会会长曲六先生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时所说:“傩文化的兴起乃至蓬勃发展,应该说德江傩堂戏功不可没。今天,作为一个县能举办这样规模的研讨会,真是大手笔作大文章,对保护傩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4年,德江县委、政府在修建步行街时,在街中立了两根傩面具石刻图腾。还将拟建民俗文化街。

县委书记陈达新、县长杨频明确表示,将借学术研讨会的“东风”,逐步做强、做大傩文化产业,让它在德江的旅游业和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内容】:

来贵州旅游推荐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