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指出:【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请列举名单。
回答如下:总共四处,包括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铜仁梵净山。
目前,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铜仁梵净山,以下是详细介绍:
【荔波喀斯特】
地理位置:位于贵州东南部的荔波县,是贵州高原和广西盆地过渡地带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
入选时间:2007年6月在联合国第31届遗产大会上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景观特色: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荔波茂兰至今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文化底蕴: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文化底蕴丰富。
【赤水丹霞】
地理位置:位于贵州省赤水市。
入选时间:2010年8月2日,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六大著名丹霞地貌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八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景观特色: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3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有“赤水丹霞冠华夏”之美誉。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
【施秉云台山】
地理位置:位于贵州省施秉县城北13公里处。
入选时间:2014年6月23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以贵州施秉云台山等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遗项目获批通过,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8个项目,贵州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景观特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发育最好最为壮观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亦是研究白云岩发育演化的天然试验场,填补了世界自然遗产的水系空白,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比拟的自然美”,山的形状“四面削成,独处于云霄之半”,常常出现云海之奇景。
【铜仁梵净山】
地理位置: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
入选时间: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观特色:“红云金顶”“山石云瀑”景象闻名于世,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身,海拔两千米以上山峰二十余座,峰岭纵横,地貌奇特,犹如一部浑然天成的地质史书。
生态资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被誉为“生物资源基因库”,这里繁衍着7100种野生动植物,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珙树(鸽子树)林,也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
世界自然遗产地 | 地理位置 | 入选时间 | 景观特色及生态价值 |
---|---|---|---|
荔波喀斯特 | 贵州黔南州荔波县 | 2007年6月(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 | 是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以峰丛、峰林喀斯特为特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区内90%为少数民族(水族、瑶族、布依族等),文化底蕴丰富。 |
赤水丹霞 | 贵州省赤水市 | 2010年8月2日(作为“中国丹霞”组成部分) | 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面积达1300多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最壮观的丹霞地貌;以鲜红赤壁、孤峰窄脊、岩廊洞穴、丹霞峡谷与森林、飞瀑相映为主要景观,有“赤水丹霞冠华夏”之誉。 |
施秉云台山 | 贵州省施秉县城北13公里处 | 2014年6月23日(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 |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发育最壮观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是研究白云岩演化的天然试验场,填补世界自然遗产水系空白;山形“四面削成,独处于云霄之半”,常现云海奇景,具有“全球唯一性”。 |
铜仁梵净山 | 贵州省铜仁市(武陵山脉主峰) | 2018年7月2日(巴林麦纳麦世界遗产大会) | 以“红云金顶”“山石云瀑”闻名,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身;森林覆盖率超95%,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为7100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拥有世界最大珙树林,是黔金丝猴唯一栖息地,被誉为“生物资源基因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