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问答   贵州省级问答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内容]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时间:2025/8/14 来源:贵州问答 作者:满脑袋问题

探秘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标本。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珍藏着众多见证地球漫长历史的瑰宝,它们宛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远古时代的大门。其中,有几件堪称“镇馆之宝”的藏品,尤为引人注目。

步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序厅,一块巨大的海百合化石瞬间映入眼帘,其气势之磅礴,令人震撼。这块海百合标本长12.5米,宽8.2米,面积达102.5平方米,重约25吨,属于超大型密集共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也是目前已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独立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海百合群体化石。

它来自贵州关岭,展示了2.35亿年前一个完整的小型创孔海百合生态群落。在贵州关岭、贞丰等地区的三叠纪晚期岩层中,保存了大量完整、优美的海百合化石,如此大规模且精美的海百合化石群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为了让这块化石以完美的姿态呈现,10余名化石修复师精心修复了半年多。如今我们看到的它,规模宏大、生态群落保存完整、内部结构清晰可见,花型硕大且极具美感,无疑是举世罕见的化石珍品。海百合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历经五次生物大灭绝,如今仍生活在海洋里。这块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三叠纪晚期的海洋生态、古地理环境,以及创孔海百合的生态群落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

在“神秘贵州”展厅,有一件同样备受瞩目的“镇厅之宝”——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标本。它长10.5米、宽4米,龙长9.3米,是目前所知最完整、最精美的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梁氏关岭鱼龙生活在距今约2.2亿至2.3亿年前的晚三叠世时期,其身体呈纺锤形,拥有适合在海洋中快速游动的体型。在关岭地区,不仅有数量丰富、保存精美的海百合化石,还同时保存了包括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在内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海生两栖动物和鱼类等脊椎化石,以及双壳类、菊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它们相互竞争、相互维系,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三叠纪晚期生态系统。

这里还有一件怀孕的梁氏关岭鱼龙的标本,更是珍贵无比。这是发现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晚三叠世时期的化石,系体长达8米以上的大型雌性关岭鱼龙怀孕的标本。该标本的身体呈左侧视保存,除前后肢远端指(趾)骨部分缺失外,其余骨骼保存完整。最为难得的是,在其躯干中后部,左侧肋骨之下、右侧肋骨之上,保存了3条长约1.6米的鱼龙胎儿,胎儿的脊椎完整连续,头骨、肋骨清晰可见。这一举世罕见的珍稀标本,为研究关岭鱼龙雌雄分异和生殖方式提供了珍贵材料。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这些“镇馆之宝”,不仅仅是一件件展品,它们承载着贵州这片土地悠远的历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通过它们,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远古时期贵州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的演化历程。无论是海百合化石展现出的古老生态群落,还是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所揭示的海洋爬行动物的奥秘,都让我们对地球生命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贵州作为“古生物王国”的美誉实至名归。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