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问答   黔东南州问答   贵州"专业猪倌”郑培坤所在的村在哪里?

问答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专业猪倌”郑培坤所在的村在哪里?

时间:2025/3/7 来源:贵州问答 作者:黔问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返乡创业12年的“专业猪倌”,郑培坤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那片葱郁秀美的绿水青山之间,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恰似一颗熠熠生辉、迅速崛起的新星。它成功实现了从“空壳村”到“亿元村”的惊艳跨越,成为贵州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样板与生动典范。

塔山村坐落于黔东南山区,由原本的凉水井村与茂隆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共有501户人家,人口达2065人,是汉族、侗族、苗族等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地方。过去,这里山高谷深,耕地资源极度匮乏,是岑巩县极为典型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6%。自2014年起,在电子科技大学的精准定点帮扶下,塔山村毅然踏上脱贫攻坚的征程,并于2018年成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伟大目标。时至今日,塔山村的农业产值已成功突破7000万元大关,村集体经济资产更是超过1500万元,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269元一路飙升至1.8万元,“亿元村”的美名远扬四方。

塔山村能实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核心在于创新实施的“党建+”模式。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带领村两委积极探索出“四联双增”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党组织与经济组织联合、经济组织与特色产业联合、特色产业与家庭经济联合、家庭经济与保险金融联合,从而构建起“联合党委+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成立“联合党委”,有效整合周边7个村的各类资源,共同大力发展黑毛猪、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成功带动12个村合作社踊跃入股,累计分红金额超过1181万元。郑培坤作为返乡创业的“专业猪倌”,充分发挥能人引领带动作用,带领52名有志能人投身产业发展,并成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大力培育本土“土专家”和专业“技术员”,极大地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智慧农业”为核心驱动力,塔山村精心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在智慧养殖领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农业”前沿技术,成功建成智慧养猪场和现代化肉牛基地,年出栏生猪数量超过万头,创造了高达9600万元的产值。特色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杂稻制种、油茶种植、思州柚等特色农产品层出不穷,高校的技术团队积极助力优化品种,高校消费联盟更是成功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此外,塔山村结合庭院美化行动,全力打造“花园式”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全新发展路径。

在发展进程中,塔山村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积极开展“庭院革命”,利用砖瓦、石头等材料精心打造花池,种植各类花卉果蔬,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家家比干净、户户比整洁”的良好氛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推行“积分超市”和“寨管委”制度,充分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力培育文明新风尚。联合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深入挖掘思州战鼓、傩戏等传统文化,成功举办“塔山文化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子科技大学联合8所高校,为塔山村引入了“三师两员一家”专业力量。四川大学精心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四川美术学院用心设计壁画墙画,南京农业大学悉心指导庭院园艺,让村庄完美融合传统特色与现代美感。华中农业大学助力优化养殖技术,江南大学指导农产品深加工,北京邮电大学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成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高效链条。

谈及未来发展,郑培坤满怀信心地表示,塔山村将紧紧围绕“先锋塔山、实力塔山、魅力塔山、文明塔山、宜居塔山、数字塔山”的宏伟目标,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塔山样板”。借助数字化赋能和文旅融合的强劲东风,这里必将成为黔东南地区一张耀眼的亮丽名片,吸引更多游客与投资者纷至沓来,让村民们充分共享发展带来的丰硕红利。塔山村的华丽蜕变,是党建引领、能人返乡、高校助力协同作用的生动实践,为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经验,正昂首阔步朝着更加富足、和谐的明天奋勇前行。

【相关内容】:

    可能您还想关注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