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共辖1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5个县,具体行政区划如下:
一、官方数据来源与时效性说明
根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官网2025年2月27日发布的权威信息,结合抖音百科2025年8月11日更新的行政区划条目,黔东南州当前管辖范围未发生调整,仍保持1市15县的结构。州政府驻地为凯里市,总面积30282.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74.03万人。
二、具体行政区划列表
1. 凯里市
州府所在地,下辖9个街道(如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和11个镇(如三棵树镇、下司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麻江县
位于州境西部,行政区域包含杏山街道、宣威镇等,以蓝莓种植和生态旅游为特色。
3. 丹寨县
县域内有金钟经济开发区,以古法造纸、苗族蜡染等非遗文化闻名,县城驻地龙泉镇。
4. 黄平县
历史文化名城,旧州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拥有飞云崖等古迹,行政中心为新州镇。
5. 施秉县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核心区之一,城关镇为县政府驻地,以喀斯特地貌和杉木河漂流著称。
6. 镇远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㵲阳镇为千年古镇,享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是黔东南旅游核心区之一。
7. 岑巩县
县域内有思旸镇、水尾镇等,思州石砚为传统工艺品,县政府驻思旸镇。
8. 三穗县
素有“黔东粮仓”之称,八弓镇为县城驻地,境内有颇洞农业公园等景区。
9. 天柱县
贵州省重要的重晶石产区,凤城街道为县城核心区,行政区域包含邦洞街道、蓝田镇等。
10. 锦屏县
以“杉木之乡”闻名,三江镇为县城所在地,三板溪水电站库区贯穿县域。
11. 黎平县
侗族文化核心区,德凤街道为县城驻地,肇兴侗寨、黎平会议会址为重要文化地标。
12. 从江县
以岜沙苗寨、小黄侗寨等民族村寨为特色,丙妹镇为县政府驻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
13. 榕江县
都柳江沿岸的重要城镇,古州镇为行政中心,拥有苗山侗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4. 雷山县
苗族文化圣地,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丹江镇为县城驻地,森林覆盖率居全州前列。
15. 台江县
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拱街道为县城核心区,施洞镇、南宫镇等保留完整苗族传统节庆文化。
16. 剑河县
仰阿莎街道为县城驻地,拥有仰阿莎文化旅游景区和革东古生物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行政区划稳定性说明
尽管网络上存在关于撤并镇远、岑巩、三穗等县的讨论,但此类信息均为民间设想或学术探讨,未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需经国务院审批,而黔东南州政府官网及贵州省政府公开文件中均未提及相关调整计划。因此,截至2025年8月,上述16个县级行政区的划分仍具有法律效力。
四、民族乡与基层治理
黔东南州在县以下行政区划中设有15个民族乡和2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如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等,这些区域在民族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中享有特殊政策支持。全州基层治理单元包括28个街道、129个镇、60个乡(含民族乡),以及2154个村和284个居委会,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精细化管理网络。
如需获取最新动态,可通过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或贵州省民政厅官方渠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