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发现贵州   贵州省首个国家级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点 [内容]

贵州有你更精彩

贵州省首个国家级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点

时间:2025/7/22 来源:多彩贵州信息港 作者:贵州梦

贵州贵阳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生态监测新地标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研究愈发重要的当下,各类生态观测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守护地球生态的“前哨站”。在贵州省,有一座备受瞩目的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贵阳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它不仅是贵州省首个国家级城市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更标志着贵阳市乃至整个贵州省在生态监测研究领域踏上了新征程。


一、设立背景:顺应生态保护需求

根据《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3-2025年)》,我国计划在滇黔城市群建设2个城市生态站。贵阳市作为黔中城市群的代表城市,同时也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这里地形独特,植被类型多样,在全国生态保护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塑造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植被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之所,然而,这样的生态系统也相对脆弱,需要科学且持续的监测与研究,这便是贵阳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设立的重要背景。


二、建设历程:多方协作促成

2024年11月,为推进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贵州省与贵阳市林业部门迅速行动,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该工作组依托贵州大学林学院雄厚的科研力量,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为承建主体,开启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贵阳市林业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精心准备申请材料,并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交申请。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评审,2025年5月,该申请成功通过专家评审,贵州贵阳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获批设立,这背后凝聚着众多部门与科研人员的心血。


三、创新观测网络:突破传统“单点”模式

在空间布局上,贵阳城市生态站创新性地打破传统的“单点”观测模式,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科学的“1+4+6+1+30”城乡梯度观测网络。以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主站,犹如整个观测网络的“大脑”,发挥着核心统筹作用。同时,辐射4个森林类型综合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森林中,能够精准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3个湿地及3个草地观测点,分别针对湿地与草地生态系统展开监测,湿地与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生态状况对整个城市生态平衡意义重大;1个特殊区位点,用于监测具有特殊生态意义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此外,还嵌入30个残存森林斑块观测点,这些斑块虽面积较小,但在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布局,实现了对森林、湿地、草地三大生态系统的全要素、长周期监测,极大地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四、多元监测指标:洞察生态系统全貌

该观测站的监测指标覆盖范围极为广泛,涵盖气象、水文、大气、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游憩康养等12类。在气象方面,对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常规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关注极端气象事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监测涉及河流水位、流量、水质变化等,了解水资源的动态情况;大气质量监测聚焦于空气中各类污染物浓度,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撑;土壤监测则关注土壤质地、肥力、酸碱度等指标,探究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对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的调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游憩康养监测从游客数量、游客对生态环境的感知等角度,研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核心数据实时接入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以便国家层面能够及时掌握贵阳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五、重要意义:为生态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贵阳城市生态站肩负着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的重任。通过长期、持续的监测与研究,能够定期发布贵阳市城市生态系统状态报告。这份报告犹如城市生态系统的“体检报告”,为喀斯特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在“强省会”战略推进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至关重要,生态站的数据可以助力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政策,推动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对于贵州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贵阳城市生态站也能提供有力的示范与推动作用,引领全省在生态保护与研究领域不断前行。


贵州贵阳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凭借其创新的观测网络、多元的监测指标以及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贵州省生态监测与研究的前沿阵地。它不仅为贵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全国同类型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在未来必将为守护生态家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