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森是贵州省的一位杰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个人背景】
胡正森出生于1966年12月,贵州兴义人,中共党员,工程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博士(在读),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企业成就】
他是中勘基建集团董事长、贵州海宇建设集团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这两个集团发展成为贵州省建设领域经营业务广、资质范围全的大型综合性建设集团,涵盖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工程总承包施工、招投标、造价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建筑设计、地质勘察、投资估算等领域。
集团旗下的贵州海宇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省民营建筑企业中第一家获得国家住建部批准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
【所获荣誉】
胡正森荣获“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该评选活动是经中央、国务院批准保留的评选表彰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重磅奖项和中国企业家的至高荣誉。
他还获得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省十佳影响力企业家”“贵阳国家高新区十大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其带领的企业也荣获了贵州省改革开放40周年“十佳民营企业”“贵州省100强企业”“贵州省100强民营企业”“贵州省100强建筑企业”等诸多殊荣。
【社会责任与贡献】
积极响应贵州省精准扶贫战略,对口帮扶纳雍县猪场乡增力村贫困户178户,开展产业扶贫项目2个,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200余人,先后多次向省市红十字会、纳雍县猪场乡增力村、贞丰县鲁贡镇者央村、黔西南州慈善总会捐赠扶贫物资累计600多万。
在教育帮扶方面,与贵州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大学生就业,向开阳县第二小学捐赠王阳明先生铜像(市值160万元),向多所贫困学校累计捐款380万余元。还组织开展了农民工亲子夏令营等活动。
【社会活动与影响力】
胡正森在社会上非常活跃,担任贵商总会理事、贵州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副会长、长江商学院贵州校友会秘书长、正和岛贵州岛邻机构常务主席等职务。他还在一些高校和机构进行授课和演讲,传播阳明心学等文化和理念。
胡正森先生在企业经营、社会责任履行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和影响力,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纪实:他曾患小儿麻痹,31岁成总经理,42岁却辞职创业,公司年入30亿》
他小时候曾三次死里逃生,逃过病魔的魔爪,幸亏福大命大。
家境不好,最后在24岁逆袭成为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曾带着5000元闯深圳,一年后带回了10亿收入,令同事们纷纷佩服。
他就是胡正森。
刚出生那会,他其实不叫胡正森,父亲给他取名为胡正银。
“正银”谐音“挣银”,作为胡家的长子,父亲将发家致富的夙愿全寄托在这刚出生的娃身上。
然而,穷人还没走到飞黄腾达的那一步,往往就已经被病拖垮了。
胡正银3岁时,有一天,他跟着姐姐一起上山砍柴、割草。
刚走到半路,胡正银突然感觉浑身发热,双腿像绑上俩包袱似的,举步维艰。
太阳还没冒出头,胡正银已经大汗淋漓,小脸通红。
他本想喊住姐姐,让姐姐背着自己下山。
可一想到,要是耽误了姐姐砍柴,今天全家人的饭菜也就没着落了。
于是,胡正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的跟在姐姐身后,一手抹汗一手接柴火。
走到山脚下,胡正银再也坚持不住了,扑通一声直直倒了下去。
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村口诊所的铁床上,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
父亲刚从田地里赶过来,听到这消息,愣是没反应过来。
他还不知道这病是什么,只是呆呆地问:“这病需要多少钱才能治得好?”
当时,包括胡正银,胡家已经有5个孩子,胡正银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妹妹。
老胡将儿子背回家,那一夜夫妻俩一夜没合眼,母亲眼睛哭得红肿。
第二天起床,老胡冷不丁地背起胡正银,就往外走,胡正银紧忙问,“爸,去哪?”
“治病去!”
“钱……咱家有钱?”
“你瞧不起你爹吗?钱我有的是,永远都花不完。”
那时,胡正银信了,安心地跟着父亲上县城医院。
后来,他才知道,他进了一趟医院,家里值钱的玩意儿就没了。
父亲存了几年的积蓄,全搭在医院。
可惜,掏光了家底,钱还是不够,为了儿子,老胡只好拉下脸面,挨家挨户上门借钱。
兴许是药物起作用,也有可能是老天感念,胡正银竟然痊愈了。
哪曾想,病好了,胡正银的命运仍死死拽在死神手上。
小学二年级,胡正银已经能帮忙做农活,砍柴、割草、放牛样样在行。
有一天,胡正银挑着担子上山割草,割了满满一筐草,足有七八十斤重。
结果,突然下起大雨,草吸了雨水后,变得更加重了。
胡正银卖力地驮着草回家,刚放下担子,腰间咔嚓一声响,闪着腰了,接连引发急性肾炎。
一夜之间,胡正银全身浮肿,差点要了他半条命。
好不容易熬过了急性肾炎,脑膜炎又缠上他。
班上有同学得了脑膜炎,大家都不敢接近她,也没人愿意跟她坐在一起。
身为班长的胡正银,突然正义感爆棚,来了一场英雄救美。
结果很不凑巧,英雄也斗不过病魔。
三天后,胡正银被传染,半夜发高烧。
胡正银被烧糊涂了,一直在说胡话,嘴巴也烧出了几大颗水泡。
父亲和叔叔连夜背他下山,拜托区中学老师,开着手扶拖拉机将胡正银送到医院。
就这样,胡正银在医院躺了半年,也凭一己之力,将清贫的家庭熬得更加穷困潦倒。
儿子生了三场大病,直打了胡家一闷棍。
老胡恍然大悟,比起大富大贵,还是健康平安最重要。
为了讨个好彩头,老胡找算命先生算一卦,对方说胡正银五行缺木,必须找来三根木,压住他体内的旺火。
于是,赐了他一个名字:胡正森。
生了三场大病,也让他从小就明白,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跨过了生死关,往后若好事发生,那就是锦上添花,就算坏事到跟前,也不足挂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19岁的胡正森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福气。
1985年,胡正森考上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后来又成功进入贵州大学,攻读工商管理。
那年,他19岁。
毕业后,胡正森被分配到中建四局工作。
刚开始,胡正森只是一个普通员工,除了是个大学生,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但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做出点名堂,否则无颜面对父母。
刚工作第一年春节,别人巴不得马上收拾行李回家过年,可胡正森却留下来值班。
胡正森为人勤快能干,做事很有主见,大家都愿意听他安排。
慢慢地,胡正森混到了施工队队长的位置。
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胡正森年纪轻轻,仅烧了一把火,底下员工立马就学乖了,不敢忤逆。
一时间,胡正森在公司小有名气,一有难搞、调皮的员工,上头就往他这边塞。
经胡正森一调教,昔日懒惰、不爱干事的员工,完全变了样,技术也精进了不少。
1983年,历经千辛万苦,中国终于成功申办亚运会。
可过了申办这关,没有钱可是关关难过。
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动员全国人民集资,共同助力亚运会如期举行。
各大电视轮番宣传亚运会,号召大家积极捐款。
那段时间大家一见面,第一句便问“今天,你捐款了吗?”
李嘉诚首当其冲,大手笔一挥,捐了30万元,不愧是大佬风范。
看到别人都在捐款,工友们突然心生一计,调侃胡正森,
“大队长,他们都在捐款,你为什么不捐?”
于是,其他工友顺势帮腔,口气颇大表示,如果胡正森敢掏出一个月工资捐款,他们绝对二话不说,捐半个月工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当时,胡正森虽说是队长,赚的是死工资,一个月也就80元。
一旦全捐出去,一家人都得一块喝西北风。
可工友们做得多,也就赚得多,一个月至少也有四五百元,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原本他们也就开个玩笑,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但胡正森却当真了。
他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捐出80元,他们每个人就要捐二三百元。
这样一来,他仅花80元,就能撬动十几个人的钱包,给亚运会筹多几千块,这笔交易他完全不亏。
于是,第二个月工资一发,胡正森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将80元捐了出去。
这下,轮到工友们懵了,他们没想到,胡队长竟玩真的。
没办法,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们只能捂着滴血的心,纷纷捐出半个月工资。
可令胡正森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次赌约,给他招来了更大的“动乱”。
当时,局里许多岗位空缺,急需要扶植新人上岗,可领导一眼望去,愣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岗位要求不高,只希望对方是农村的、能吃苦、人品好。
这时,部长一听,哎哟这不就是胡正森吗,能力出众,还曾鼓舞工友们捐款。
这种好苗子打着灯笼,恐怕也找不到,于是立马向上推荐胡正森。
经部长提点,胡正森顺利被调往团委工作。
但是,当时团委哪哪都缺人,上头也没给胡正森一个明确的岗位。
胡正森也不是干坐着等活干的人,既然没有分配活儿,那他就自己找活干。
于是,他一到团委,就一手操办评标兵活动,带领大家学雷锋、争做好青年。
为了让大家休息时间能打打球,胡正森一呼百应,召集大家一起修建篮球场。
领导一瞧,这小伙子果然不错,确实有两把刷子,立马将他提拔为团委副书记。
不久过后,胡正森又凭实力,拿掉了头衔中的“副”字,再上一新台阶。
就这样,胡正森一路晋升,势不可挡。
24岁,他已是全局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20岁出头,就混到如此地位,任谁看了,都只能说一声佩服。
大家都开玩笑,说胡正森是四局的“乘龙快婿”。
可这乘龙快婿也不好当,胡正森刚上任,市场就送了他“一份大礼”。
当时,建筑市场趋于饱和,分公司拽着零星点客户,根本养不活几千员工。
员工已经几个月没领到工资,怨声载道,老板有苦难言。
上头合计,最后决定将胡正森派去救火,让他务必将公司拉回正轨。
大家都知道,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纵然胡正森有多大的能耐,也很难掀起大风浪。
胡正森当然也知道,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了。
到了分公司,胡正森心凉了一大截,这里除了一窝子人之外,确实什么都没有。
要票子没票子,要房子没房子,要路子没路子,要啥没啥。
胡正森首先到福建泉州找出路,希望能打开市场,接到活儿。
为此,胡正森采取土办法,带着一帮人挨家逐户扫街,逮着哪家单位,就死皮赖脸跟人家搭话。
结果,半年过去,一单都没接到,分公司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口袋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1996年一天晚上,团队实在没钱了,一群人只能挤在11元的宾馆里凑合过一晚。
宾馆外,大雨滂沱,胡正森躺在床上,听着队友们呢喃着梦话,
“要过年了,可我还没赚到钱……”
胡正森抹了抹眼泪,对着床头柜的灯自言自语说:
“是啊,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那天晚上,胡正森一夜没合眼,一直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反复徘徊。
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家。
胡正森是大家的头儿,他肩上扛着的不是十几个队友的饭碗,而是十几个家庭的生活。
想到这儿,胡正森决定再试一次,即使最后撞上南墙,撞得头破血流,他也认栽了。
第二天,天终于放晴,胡正森因为生物钟的影响,早上6点已经起床洗漱。
洗漱完毕,他就坐上公交车前往泉州市区,途中他看着窗外放空的自己。
公交车遇上不平的路,时不时颠一下,颠得让人想睡,胡正森靠着车窗,已经打起了瞌睡。
突然,他盯着不远处,两眼发光,恰巧公交车准备停靠在路边。
车门一开,胡正森一溜烟就跑向路对面,看着路边的广告牌,看出了神。
广告牌写着:高尔夫俱乐部于x月x日开业。
胡正森掐指一算,距离开业那天还有大半年时间,他们的安装工程极有可能还没敲定下来。
事到如今,胡正森顾不上那么多,只要有一点苗头,他就一定要试一试。
还真让瞎猫碰上死耗子了,胡正森找对方一谈,他们果然还有一个会馆工程没有承包出去。
经过一番谈判,胡正森终于拿下这个项目,项目价值高达700多万。
谈下这笔生意,胡正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恨不得马上跑回宾馆,告诉团队这个天大的好事。
支付订金40万一到账,胡正森马上先给员工发了工资。
拖欠了5个月的工资唰一下全部到账,大家犹如捡到一笔巨款,对这个新来的领导增加了几分好感。
谁是真的为公司干实事,谁又是偷懒不作为,员工们心里就跟明镜似的,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纷纷拥立胡正森为总经理,民意难违,1997年,31岁的胡正森成为了分公司的总经理。
可胡正森明白,700万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要想让公司有未来,他还得接着去开荒。
上任第三天,胡正森还没来得及坐在办公室椅子上,过一把总经理的瘾,就揣着5000元上深圳了。
当时的深圳,发展势头强劲,胡正森手无缚鸡之力,就想凭5000元赤手空拳闯深圳,未免也太天真了。
其他分公司都不看好他,就等着那5000元打水漂,他灰头土脸地回来乖乖服软。
一年之后,胡正森回来了,他们却闭嘴了。
当然,这次胡正森可不是两手空空回来,而是带着10亿工程项目风风光光回来。
接着他们又亲眼见证,胡正森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将二分公司整活了,一举成为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分公司。
地基打扎实了,胡正森就想着将摊子铺大,把分公司分裂出两个子分公司。
看着别人赚钱,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结果,分公司这边风生水起,总承包公司那头却歇菜了。
总承包公司由于管理不当,已经连续多年出现亏损情况,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他们只好赶紧将胡正森再请回来,希望这尊活菩萨能再现辉煌,救一救总公司。
于是,2000年,胡正森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总承包公司总经理。
他如法炮制,仅花了1年时间,就让公司实现自负盈亏,重回巅峰。
中建四局也借此在广州成立分局,胡正森便成为贵州分局的领头人。
然而,有得必有失,胡正森事业如日中天,妻子却下岗失业了,整天待在家里郁郁寡欢。
胡正森也没有沉浸在升职的喜悦中,他抬头望去,国企情形不太妙,下岗工人越来越多。
或许,下一个就是胡正森,胡正森愈发迷茫,感觉原本光明的前程一下子一片黑暗。
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来个痛快的。
2008年,胡正森辞职了,那年他42岁。
他索性给自己放了个长假,躲在家里反反复复看电视剧《亮剑》。
连长孙德胜向敌人发起三次进攻,直到全军覆没,而他对面的敌人依然毫发无伤。
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左臂被斩断,他依旧高举着长刀,大喊“骑兵连,进攻!”
之后,他单枪匹马,与敌人拼搏,那时候,仿佛他身后带着千军万马,气势汹汹。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着胡正森,胡正森重新振作起来。
这次无论如何,他一定要亮剑往前冲、绝不含糊。
2008年下半年,他接受了一家民企的邀请,当了一阵子的总经理。
但这里的台子太小,他越待越觉得索然无味。
两年后,他兜里也有点小钱了,有资格谈理想谈抱负了,他花几十万收购一家监理公司。
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将公司推上一层高楼,资质从乙级升级到甲级。
鲜花盛开,蝴蝶自来,胡正森开始接工程,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发展步子。
2012年,他果断并购9家公司,组建成立了海宇建设集团。
6年后,集团已经实现年入过亿,进账30亿元。
2019年9月20日,集团被评为“贵州省优秀企业”,与其他大型企业平起平坐。
鲜花、掌声的簇拥下,只有胡正森知道,这一切辉煌的背后,都是一道道揭不开的伤疤。
这么多年来,胡正森一直秉承着“钉子精神”:有孔入孔,无孔钻孔。
有机会就赶紧下手,没机会就创造机会,就是这么普通的道理。
回首创业前的历程,胡正森每次当的都是救火员,每次接的都是烫手山芋。
别人都等着看他笑话,他却干得乐在其中,特别珍惜这些考验。
人的天性使然,大家都会本能地选择做简单的事,走容易的路。
可一件简单的事,被反复做多了,它就如嚼了好几次的口香糖,再嚼就失去味道了;
一条容易的路,被走得太多次了,它也不再是路了,因为它并不能带你通往目的地。
生而为人,一生很短,一定要勇敢一点。
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
如果你总和别人走一样的路,做相同的事,你还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吗?
今天努力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明天你才能成为别人做不到的人。
我很喜欢作家余华,他在写《兄弟》时,曾分享过一个经验:“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
我们做事情也是如此。
如果你经常选择做零门槛、毫无挑战性的工作,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考能力一年比一年倒退。
而且,你稍一抬头,就会惊觉,与你同行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地,一群人越走越远,因为涌入了太多人,这条路也越走越窄。
走到最后,大家已经无路可走了,但谁都不肯走,都愿意耗在这里,看谁能耗得过谁。
内卷就是这样形成的。
要想摆脱内卷,你只能换条路走,走那些崎岖不平的路,入窄门,才能将路越走越宽。
一旦入了窄门,走了困难的路,接下来拼的就是毅力。
有些人做了一会,觉得太难了,很快就甩手不干了。
你每走一步,你身边的人就会少一半。
慢慢地,整条路只剩下你,竞争对手都离场了,赢家非你莫属。
记住,困难的路,从不拥挤,就看你愿不愿意走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