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北部的一处南北向长条形盆坝的西侧山体上。
以下是关于该遗址的详细介绍:
【发现与发掘过程】
2016年3月,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调查发现该遗址,并对裸露的堆积剖面进行了清理。
20162020年,三家单位联合进行了5个年度的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约70平方米,堆积厚约8米。
【地质与形成】
招果洞发育于中石炭统黄龙群碳酸盐岩中,主要为亮晶质灰岩和粗粒白云岩等。碳酸盐岩为海相可溶性岩石,因流水溶蚀形成该洞穴。第四纪以来随着地壳抬升,麻线河下切,招果洞逐渐停止横向水平发育而演化成一干洞,除雨季有较大水流沿裂隙及洞壁流下外,仅在洞尽头附近可见少量常年滴水,滴水处次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笋。
【地层与分期】
根据出土遗物特征和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可将整个遗址的堆积划分为四期6个阶段。一期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早、中、晚阶段),二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三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四期为汉晋至明清时期。
第一期早段,为黄色黏土质粉砂,夹杂有零星的木炭和小砾石,该阶段洞穴发育不稳定,人类活动较少。
第一期中段,以黄色黏土及粉砂为主,夹杂角砾,水动力明显增强,用火遗迹增多。
第一期晚段,灰白土为主,人类活动相对密集,打制石制品数量剧增。
第二期,主要为棕色砂质黏土,是人类活动的最密集期,发现墓葬、活动面等。
第三期,土色驳杂,黑褐色和灰白色土松散交替出现,出土了陶器、磨制石器等。
第四期,出土汉晋时期陶釜和明清时期的瓷片、陶片等,为汉晋之后历史时期堆积。
【重要发现】
丰富的用火遗迹:招果洞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用火遗存最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发现有用火遗迹50余处,这对于研究古人类的用火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珍贵的墓葬和随葬品:发现了2座墓葬,其中一座为孩童墓葬,陪葬有鱼钩及香樟树籽。一万多年前的墓葬和随葬品,是中国南方最早的墓葬遗存和随葬行为之一,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和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量的石制品和磨制骨角器: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灰岩内部发育的燧石条带和河滩砾石。从一期晚段开始,优质燧石增多。使用工具种类丰富,以刮削器为大宗,另有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端刮器、石锤等,一期晚段之后锯齿刃器增多。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目前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骨器基本为通体磨光,加工精美,器型以铲类居多,少量为锥类。
动植物遗存: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已鉴定出超过25个种,包括水生的鱼类、螺类、蚌类等,陆生的哺乳动物、鸟类等,为研究古人类的食物来源、生态环境以及动物的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学术价值】
招果洞遗址的文化堆积从距今4万年,一直延续到全新世,跨越了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堆积连续完整,为研究西南地区早期人类居住活动、进一步复原史前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整合了多种学科,考古科研院所与高校强强联合,是区域考古协作和多学科团队攻关的优秀案例,对于推动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其考古成果为探讨中国南方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旧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关键证据,对于深入理解人类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贵州招果洞遗址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贵州考古的重大成果,对于了解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文化堆积情况】
1.整体分期:根据出土遗物特征和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以2016年试掘区南壁剖面为标准,可将整个遗址的堆积划分为四期6个阶段,一期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早、中、晚阶段)、二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三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四期为汉晋至明清时期。
2.各期具体情况:
第一期早段:
地层:对应2023层(原5971层),为黄色黏土质粉砂,夹杂有零星的木炭和小砾石。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其次为黏土及细砂,未见明显层理,角砾磨圆度普遍较差。
人类活动:该阶段洞穴发育不稳定,人类活动较少,遗物分布稀疏。
用火遗迹:发现火塘7个。
文化遗物:石制品数量较少,主要为燧石、硅质灰岩打制的石核、石片,另有少量断块(片);出现磨制骨器1件;动物骨头较为破碎,不少有火烧痕迹。原67层的骨骼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今37,00038,000calbp。
第一期中段:
地层:1619层(原4058层),以黄色黏土及粉砂为主,夹杂角砾,洞顶崩塌砾石减少。
环境变化:粗砂含量大幅增多,水动力明显增强,可能与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后降水增多有关。
用火遗迹:发现12个火塘,用火遗迹增多,暗示洞穴发育相对较为稳定。
文化遗物:出土遗物较第一期早段丰富,但整体仍相对稀少。石制品数量较少,原料以岩块为主,出现少量砾石;使用工具主要为以石片为毛坯的刮削器等。原42层、原50层骨头测年分别为17,000calbp、24,00023,000calbp。
第一期晚段:
地层:915层(原2739层),灰白土为主,土壤颜色与前两个阶段不同,可能与人类用火行为增多对沉积物的改造有关。
环境变化:沉积物粒径以粗砂和粉砂为主,水动力依然较强。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相对密集,发现火塘10个。
文化遗物:打制石制品数量剧增,原料以岩块为主,砾石占比提高;石核以单台面和双台面为主;石片多不规则形;使用工具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多种其他类型。出现一件表面涂染红色颜料的砍砸器及赭石,还出土磨制骨器1件以及丰富的动物遗存。原30层骨头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12,000calbp。
第二期:
地层:68层(原1326层),主要为棕色砂质黏土。
环境变化:沉积物粗砂比例更高,可能与气候变冷、突发性洪水增多,水流携带粗颗粒沉积物进入洞穴有关。土壤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在这一阶段出现较大变化,可能与新仙女木事件有关。
人类活动:该地层是遗址遗存最丰富的层位,人类活动最密集。发现火塘5个、墓葬1座、十余处活动面。打制石制品丰富,出现零台面石片等;骨角器大量出现,器型主要有铲、锥等。零台面石片的出现表明该期受到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遗址上层文化影响,该期下限可初步推断在10,000calbp左右。
第三期:
地层:25层(原124层),土色驳杂,黑褐色和灰白色土松散交替出现。
环境变化:沉积物主要以粉砂为主,已不见粗砂,可能与该阶段洞口位置较高,洞外沉积物较少进入洞内有关。
人类活动:发现火塘11个。
文化遗物:出土大量打制石制品,特征基本承袭第四期;出土少量砺石、一件表面涂抹红色颜料的石锤(凹石)、表面光滑的球形针铁矿石;出现陶器,夹砂陶为大宗;骨角器有铲、锥等,还有一件牙制铲。该阶段初步推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第四期:1层(原13层),为灰褐色土,出土汉晋时期陶釜和明清时期的瓷片、陶片等,为汉晋之后历史时期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