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遵义习水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位杰出的科研与教育工作者——陈永正。
陈永正,汉族,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习水人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核心专家、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层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2010年,陈永正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成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家乡遵义医科大学工作 。当时科研条件艰苦,仅有一个1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通风橱,但他凭借着长征精神的支撑,在绿色制药领域开启了艰苦的科研之路 。他紧紧围绕国家绿色制药领域急需,利用贵州特色微生物资源优势,率先在省内开展微生物酶的发现及手性药物合成应用研究,实现了维生素B5的关键中间体D-泛解酸内酯生物催化高效合成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
在科研工作中,陈永正成绩斐然。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以通讯作者在Agnew. Chem. Int. Ed. 和ACS Cata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实现科研成果转化3项,参编科研专著2部 。他带领团队先后获评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第五批人才基地、贵州省国际合作基地、贵州省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重点实验室 。凭借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他以第一完成人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贵州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参与完成人获国家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在教育教学方面,陈永正同样兢兢业业。从最初参与实验准备、试讲、随堂听课,不断向老一辈教授学习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学经验,到后来承担药物化学等11门本科生课程 。2011年,他作为专业负责人创办了制药工程专业,经过10年努力,该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行列,为贵州生物医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
此外,陈永正还积极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开展科技助力地方发展工作。2011年获批贵州省首批中药民族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牵头组建贵州省遵义市药品与食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2018年筹建沪遵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并多次为省、市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平台和智力支撑 。
陈永正以其卓越的科研能力、教育情怀和社会担当,先后获评“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贵州省先进工作者”“新时代的贵州人”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
扎根红色沃土,续写辉煌篇章
陈永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科研与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从习水这片红色土地出发,带着长征精神的烙印,在科研和教育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未来,陈永正将继续扎根红色沃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