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九龄,1903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城南街的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他的祖父辈是耕读世家,父母略懂些文化,家人勤劳善良,家风和顺,知书达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蒙九龄自幼便展现出了勤奋好学、勇敢仗义、扶危济困的优秀品质。
蒙九龄的革命之路始于少年时期的勇敢决定。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滇军张开儒部奉命前往广州讨伐叛军,当滇军途经荔波县时,正愁报国无门的蒙九龄,征得爹娘的同意,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滇军走向平叛战场。1924年,蒙九龄从滇军考取了黄埔军校,分至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在黄埔军校,他受到了苏联军事教官的教育,也受到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等一批共产党员的影响,逐渐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开学典礼上,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讲话让他热血沸腾,此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敌本领,军事理论及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1926年5月,北伐战争拉开序幕,蒙九龄成为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连长。他所在的部队一路所向披靡,直捣湘鄂赣守敌,被称为“铁军”,为扫除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立下了赫赫战功。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蒙九龄以国民革命军第11军25师73团3营营长的身份参加了此次起义。南昌起义后,部队按计划往南撤,历经会昌战役与三河坝战役等恶战。在艰难的战斗过程中,起义部队牺牲巨大,且面临着敌军的围追堵截,处境十分艰难。但蒙九龄始终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等将领,与部队一起经历了著名的“赣南三整”,使部队的政治觉悟、军政素质和支部建设得到提高,稳定了军心,增强了战斗力。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一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湘南起义。蒙九龄在此次起义中担任教导大队的副大队长、第7师第3团团长,率部战斗在郴州、宜章、永兴、资兴等地,攻占县城,扫除顽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同时,他还在教导大队中培训军队基层干部,为起义部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
1928年4月8日,在掩护湘南党政军撤向井冈山时,为实现“朱毛会师”,蒙九龄奉陈毅之命,率领三团殿后阻击追兵。在湖南资兴县城外的老虎山上,他们与数倍于己、武器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战斗。蒙九龄的新婚妻子也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夫妻二人与全团官兵浴血奋战,在资兴城内展开巷战肉搏,尸积街市,血流成河。最终,全团官兵几乎牺牲殆尽,蒙九龄夫妻也至死不退,与敌殊死搏斗,多处负伤后壮烈牺牲,年仅25岁。
蒙九龄是贵州荔波县唯一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早期职业革命者,是中共早期创建人民军队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201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11)456号文件,批准追认蒙九龄同志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