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达帮乡关坪村
人物名片
韦吉云,关坪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修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昔日的一类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过去的紫云县达帮乡关坪村,那就是“开门见山,山的那边还是山”。那时候的关坪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青年出走、土地荒芜。
如果要再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关坪村,那就是“处处可见牛羊跑,坡坡可闻花果香”。道路通、产业兴、荷包鼓、百姓笑。
关坪村从“穷”到“乐”的转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韦吉云设计的发展“三步曲”。
开启关坪村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修路。关坪村地处花山腹地,从山脚的村民组到山顶的村民组,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村民们外出赶场想卖点粮食只能靠人背牛马驮。
2003年,时任关坪村坡汉组组长的韦吉云带领100多位村民,一锹一锄开山劈土,奋战了1500多个夜晚,才有了这条宽4米、长4公里的通村路。当第一辆车开进来的时候,老百姓都高兴得鼓起了掌。
路通了,运输方便了。2007年,刚刚当上村主任的韦吉云开始了他发展大计的第二步——修房。
“10年前,住房基本靠草(茅草房),生活基本靠找(外出务工、挖药材、找野菜),出行基本靠跑(有路没车)。”村民韦吉章告诉记者。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韦吉云组织村民们互相帮扶,每年每家派一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余人员留下种地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务工收入全部借出来集中帮一户修房子,第二年再帮另一户。从2007年到2013年,该村坡汉组41户农户全部从茅草房搬进了水泥砖房。
住房条件改善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外地学到了本领想返乡创业。韦吉云觉得时机成熟了,开始实施发展的第三步,带领村民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我们村山多,气候好,种植水果、养牛、养羊都适合。”
2013年,关坪村村民纷纷在荒山上结网打桩、开山种植紫葡萄。两年后,昔日荒芜的山坡,绿荫成片,葡萄飘香。“这种葡萄品相好、味道好,卖得起价。”韦吉云说。
经过两年多努力,该村种植冰脆李500余亩,紫葡萄1700余亩,养殖肉牛200余头,黑山羊1000余只,2014年,关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00元,预计到2016年可达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