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人物   贵州望谟抗日英雄曾济光

贵州有你更精彩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望谟抗日英雄曾济光

时间:2012/2/2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距望谟县城33公里的打易镇河头上村,有位已故多年的传奇人物名叫曾济光,他因在抗日战争中组织西南抗日联军第一旅,准备上前线抗日救国, 却被国民党以“通共”罪名杀害。壮志未酬身先死,曾济光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但他一生爱民爱国的故事,却被后人传颂着。



图为按原样重新恢复的曾济光坟墓

     金秋10月,我们到望谟县打易镇采访,无意中听到村民对曾济光的夸赞,好奇心使我们决定到河头上村去看看曾济光的坟地,追寻这位传奇人物的足迹。在打易镇原科技副镇长曾忠立的引路下,我们驱车来到河头上村,这里海拔1500多米,四周山头绿色葱葱,让人心旷神怡。我们下车顺公路边的一条小路往下走了七八分钟,一座从未见过的特殊大墓呈现在我们眼中。墓有2米多高,占地10来个平方米,更特别的是,垒墓的石块中大部分都刻有文字,表示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评价。
    当地村民曾振毅知道我们是为了解曾济光而来,把他所知道的事就象竹桐倒豆子一样,全部告诉了我们。

    曾济光的别名叫曾云清, 他于1893年在望谟县打易镇河头上村出生,8岁上学, 曾济光自幼聪明, 念书时严守校规, 勤奋学习, 同学和老师对他十分喜爱。

    两年后, 曾济光的父亲病逝, 母亲好不容易送他念完小学,再也没有能力负担他升学的费用,无奈之下,14岁的曾济光跟着驮盐的马帮, 上广东,下百色,做起了经商的生意。一次,曾济光到一家大户收取赊出去的盐款(过去是先赊物后收款的方式),对方不但不给, 还仗着人多势众,把他打个半死,抬出去丢到一个山洞里, 幸亏被好心人发现相救,才捡回一条性命。
    伤好以后,曾济光发誓要学会护身的本领,不再受人欺负,他告别经商的同伴,到打易的“剪刀山”上拜当时很有实力的刘万和老人为师练功习武,10多年过去,曾济光凭着极高的悟性, 很快精通了武功和枪法,成为刘万和的得意门生,刘万和去逝前,叮嘱曾济光接管他的属下,曾济光由此成为紫云南部(当时紫云和望谟是一个县) 一个有地方势力的人物。
    望谟县的历史资料对这个时期是这样记载的:由于地方军阀混战,当年的望谟地区特别是沿江一带豪强并起,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怨沸腾,社会动荡。被称为“四大天王”的曾济光拥兵称雄于紫(云)南望(谟)北部。
对曾济光颇有些研究的望谟县三中教师曾振斌,向我们说起曾济光时激动不已:“与安顺地区紫云县相联的望谟处于贵州省的南部边沿, 是布依、苗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民众饱受国民党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加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到这里经商的生意人时常遭受抢劫, 因此,外地人不愿来望谟经商做生意, 致使当地的土特产卖不出去, 外面的货物运不进来,使落后的望谟尤如雪上加霜。”
    曾振斌说:“在地方上有人有枪的曾济光,决心改变这个被动的局面,他组织成立保护商人的农民武装, 从紫云的猴场至望谟红水河一带, 在全长100多公里的山间小道设立多个保商点, 沿途武装护送商人通过和经商。同时, 曾济光还捕捉土匪盗贼,谁家牲畜被盗,他好言安慰,用自己的钱先付给失主,抓住盗贼后第一次让其赔款并给予严厉警告,第二次再犯者就要其性命。这个严厉的措施令作恶者闻风丧胆,商人和群众拍手称快。”
    曾振斌接着说:后来,方圆百里民间发生的纠纷和被盗被抢的事,人们都愿意来找曾济光帮助解决,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新屯村一个地痞到岩脚寨绑架村民黄恩高和他的两个儿子,限3天内交1000块大洋,否则要其性命。黄恩高的亲戚到河头上向曾济光求救,曾一出面调理,这个地痞就赶紧把黄恩高三父子放了。

   对此,中国共产党望谟县历史资料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军阀统治贵州,国民党当局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之望谟道路崎岖,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匪患猖獗,抢劫时常发生,人民生活贫困交加,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曾济光,挺身而出,成立保商队,自任队长,从紫云至打易到王母一带,设立保商点,收费保商,捕捉匪盗,逐渐使地方安宁,成为有号召力的农民自然领袖。” 我们不难看出, 曾济光劫富济贫、保卫家乡的行为, 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戴。
    那时,军阀之间尔诈我虞, 流血争夺地盘的事时常发生。1928年的夏天,李晓炎接到蒋介石的密令,率25军到贵州与军阀周西成开战,被周西成部下打伤, 李撤退途经紫云时, 曾济光出于善心将其接到河头上, 用祖传秘方治好李的枪伤。李晓炎临走时赠送步枪20支, 子弹数百发给曾济光, 表示感谢。
    1年后,李晓炎与云南军阀龙云合作联手,击溃周西成的部队,周西成负伤落水身亡。李晓炎因剿匪有功被蒋介石委以主持贵州政务的权力,李晓炎为感激曾济光的治伤不死之恩,叫曾济光带队进入省城,安排其担任某师三团团长的职务, 并发给军旗1面, 望远镜1个和若干枪支弹药。
    李晓炎执掌政仅18天,就被生性多疑的蒋介石支持的另一军阀毛光翔赶下了台,李晓炎无奈地逃往香港, 蒋介石随后任命毛光翔为贵州省主席兼25军军长。
    军阀混战的年代和复杂多变的局势,使曾济光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及其军阀的反动与腐败,在省城呆了几个月的曾济光, 不愿受国民党的过多控制,逐采取接受改编不接受调遣的方式,带队返回望谟。
    曾济光管理部队有自己的办法,他在河头上常驻一个加强排, 生活来源靠保商费和土豪劣绅的供给,其余的营连则分驻在各村各寨, 既保护寨民的安全,又种粮养殖,不增加农民负担, 一有战事,曾济光很快能把部队集中起来统一调度。

    1931年,当地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国民党时任紫云县县长杨干夫, 却置人民的疾苦不顾, 大肆搜刮民财, 同情和关心群众疾苦的曾济光看不下去了,他率领1000多人,在城内贫苦群众的配合下,内外夹击把县城给夺了下来。紧接着,曾济光把地主恶霸的粮食、盐巴分给穷苦百姓,把没收的金银财宝分给贫苦群众, 这事引起了国民党贵州当局的极度不满和不安, 把曾济光视为心腹大患,但一时又没有什么办法处理。
    打易镇毛坪村高寨组现年79岁的老人曾振谷告诉我们:曾济光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后来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时,对办学一事十分热心。1934年,他筹资在紫云的猴场天主堂旧址和打易河头上建了两所学校,从毕节、安顺等地请来许多教书先生上课。猴场学校设小学和初中部,有8个班和200多名学生,河头上办了6个班,有学生100余人。曾济光在办学上对失去父母的学生十分关心,不仅免收书本学费,还免费安排他们的生活。从曾振谷的话里可以看出,曾济光的办学得到百姓的支持,为改变当地文化落后,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国民党的残酷压迫下,安顺、关岭、镇宁的百姓忍无可忍, 他们在陆瑞光、卢云奇、王禹轩等人的带领下揭竿而起,进行抗兵、抗粮、抗捐斗争,并逐渐控制了大片区域, 曾济光主动与他们联系,4人相约达成以“剿匪保商, 安境息民为宗旨,以各守防地, 彼此和平来共处, 各防区有事能互相支援”的共识,成为这个区域的“四大天王”, 国民党地方政府对他们恨之入骨,但又奈何不了。这事受到中共地下党的重视,当年任中共安顺县工委书记的谢速航, 就在地下党办的《烽火》杂志上发表文章, 赞扬曾济光等人的保家爱民精神。

    紧接着,我们又从县政协收集曾济光的相关材料中了解到以下內容: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直插云南,红军主力分两路西进,进入紫云望谟少数民族地区, 途经曾济光管辖的紫云火烘地段时,手下来向他报告: “红军过境,是否阻击?”曾济光不但下令让红军过境,他还到火烘去筹集粮食和叶子烟, 宰杀8头肥猪慰劳红军。
    曾济光手下有一个连长,名叫韦光武,带了百来人驻守观文,红军到这里时,遭到韦光武的阻击,曾济光闻讯非常气愤,写信叫警卫排长鸣亮芝送去给韦光武,对韦严厉指责,韦光武嘴上不说,脸上却表现不满,从此对曾济光怀恨在心。
    曾济光随后与参谋长龙继尧带部分人员赶到石屯包树村,向红军首长说明事情发生的经过,自责自己管理属下不严,请求首长处罚。红军不但不处罚曾济光, 还向他赠送步枪10支,子弹数百发, 动员他把贫苦群众组织起来革命,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事后,曾济光还送红军到北盘江者坪,看着红军渡江进入贞丰境内,他才率队返回。 
    “九•一八”事变不久,东北三省就被日本侵占,在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救国发表了《八一宣言》, 而蒋介石却采取“攘外必先安内, 对日妥协让步” 的不抵抗政策,继续调动兵力对付共产党,残杀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名将的率领下,于1936年2月长征到达毕节, 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一支省级抗日武装。

    据中国共产党望谟县历史资料记载:受中央红军西过望谟境内和北上抗日影响的曾济光, 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 他以自己掌握的队伍为骨干力量, 成立西南抗日联军第一旅,受编于“贵州抗日救国军”, 曾济光书写了《告民众书》。其内容是: 东北失之久矣!华北一带危在旦夕……,济光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旨,勉随诸公之后,即日出师,打到卖国贼,收复失地,军行所至,不拉夫,不派款,秋毫无犯。尚希仁人志士,共振国事。”《告民众书》不仅在本地张贴,还张贴到安顺、贵阳, 邮寄到更远的地方。
   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抗日将士,曾济光召开追悼会,做了很多花圈,写下“热血溅山河奋杀倭奴成快事, 英名振寰宇昭垂青史永流芳”、“仁者得仁先生可以逝矣,国民救国我等何能让焉”等挽联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在抗日宣传活动上,曾济光利用自己出资兴办的猴场小学为基地, 赶场天组织学生到场坝宣传演讲,晚上点汽灯演戏,学校校长吴佐芝配合宣传抗日的意义,遣责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曾济光会前会后播放随身携带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激起民众的抗日热情。通过宣传活动,使张秀发、吴东江、李必荣、杨显模等一批热血青年报名参加抗日队伍。
    为了让队伍上前线能有护身杀敌的本领, 曾济光亲自担任教官,组织士兵学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采取集中与分散训练的方法, 对老兵、新兵进行军事训练和武术训练,同时动员群众造刀造枪,做好战前准备。这个时侯,中共黔桂边委及所属武装也通过王海平(革命烈士)与曾济光取得联系, 坚定了曾济光杀敌报国的决心。

    随着紫云望谟这一片区抗日救亡力量的壮大,国民党当局十分害怕,认为曾济光这个团长把部队赤化了, 把这个地区视为“匪区”。1936年, 蒋介石调集重兵,对贵州所有的抗日救国军进行“清剿”。
在国民党20军军长杨森带队的“清剿”下,由于众寡悬殊,曾济光的部队伤亡很大, 他率队伍退到望谟的昂武、渡邑一带,与红七军卡法连队取得联系,卡法连队连长牙永平积极配合其反围剿的战斗,两支队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游击斗争,在昂武乡上亭村一带与敌军多次发生恶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狡猾的杨森看到“军事清剿”效果不佳,又采取散布谣言,挑拨布依族和苗族关系(曾济光和部份手下士兵是苗族),收买利用败类的伎俩来诱捕曾济光。
    曾济光有一个连的兵力驻在拉稍,因红军路过擅自阻击的布依族连长韦光武受到曾济光的指责而怀恨在心。1936年底,杨森以“迎接红军过境和签订反蒋协定”的罪名逮捕了安顺布依族首领陆瑞光,随后又设计诱捕曾济光和卢云奇、王禹轩等人。
    国民党20军某师师长夏炯获悉韦光武与曾济光的矛盾后,用金钱收买了韦光武, 要其想办法抓住曾济光,给一直寻机报复曾济光的韦光武创造了条件。韦光武以商谈保一方平安的事宜,将没有防备的曾济光骗出河头上,途中被国民党秘密逮捕押往贵阳,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与威逼利诱,曾济光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争权夺利, 对外妥协, 力图消灭和“排斥异己”的暴行, 让动刑者无言以对。
    1937年春,杨森看软硬兼施都没有效果,下令将曾济光杀害于贵阳市八角岩,和曾济光同时遇难的还有陆瑞光、卢云奇、王禹轩等地方首领,曾济光被害时年仅43岁。
    采访中,老人曾振谷还向我们描述了曾济光被害后的事:曾济光遇难40天后,家里的人费尽周拆才找到曾济光的遗体, 从贵阳抬回来安葬, 上山那天,方圆百里的民众络绎不绝地赶来为他送行,国民党陆军部队里有3个爱国的少将、少校和当地的爱国志士, 及曾济光的生前好友140人,每人送了一块长42公分、宽35公分、厚5公分的石块垒墓,这些石块上分别刻有“爱护群众”、“忠于国家,勇于除暴”、“光明正大”、“精神不死”、“爱我如爱子,教我如亲儿” 、“爱国家,爱人民” 、“浩气长存”,“正气盈盈”等140个词句, 每块石块上的墓志铭就是对曾济光爱民爱国的最高评价。
    令人遗憾的是, 在上个世纪的十年动乱中,打易镇二泥小学原校长罗元昌带领学生把曾济光坟墓的石块搬去做学校木房的垫脚石,余下的被公社干部用来修水井平台。后来重新垒墓时发现有56块石头因字迹被毁和失落,再也无法考证石块上的文字。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上个世纪的1984年至1993年,州政协和望谟县政协向社会征集文史资料,派员多次对当地的传奇人物曾济光进行调查,后依据有关政策,恢复了曾济光被破坏的坟墓,并要求作为历史文物保护。在这样的环境里,曾济光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孙子、重孙, 才得以将这些石块重新搬回来垒墓。
    值得欣慰的是,采访结束时,我们获知望谟县文体广电局已向上级专题申报,要求将曾济光的墓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范畴。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