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黔西南的“八音坐唱”流传于南盘江流域部分地区,主要有巴结、则戎、下五屯、万峰林、顶效、坪东、桔山等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地。
此外,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后经民间演奏家们不断改良,从元明时期布依“八音”由以吹打为主的艺术形式,渐次发展为以丝竹为主的艺术形式,后来根据民间婚丧嫁娶以及寿庆、立房等喜庆活动的需要,经过金童、玉女的演唱,发展成为多人演唱具有曲艺形态的艺术形式。
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在盘江流域居住的布依族地区,“八音”一度盛行,各布依村寨普遍开设教乐坊“八音堂”传授“八音”技艺,在鼎盛时期八音队达300余支。沿南盘江诸多八音班(队)中,历史最长、活动较大的是巴结八音队,布依族王姓土司其宗支王孝五等,常以“八音”参与祭祀活动,后经王姓土司后人王金龙不断发展,历经数代,吸收八音曲调十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