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文化   威宁彝族“撮泰吉”

贵州有你更精彩

威宁彝族“撮泰吉”

时间:2024/10/12 来源:多彩贵州信息港 作者:贵州梦

【撮泰吉的名称含义】

"撮泰吉"系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 "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种,其中,"撮屯 姐"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现用"撮泰吉"的名称,是想借吉利的谐音汉字作译名所致。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 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神鬼的祖先当初 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 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神鬼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神鬼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撮泰吉的面具】

"撮泰吉"面具一般用杜鹊、漆树之类的高山硬杂木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先把圆木锯成33厘米左右长,一剖为二,用斧头砍成毛坯,然后凭借制作者大胆的想像力,粗略地刻凿出五官即成。面相不分男、女、老、少,傩以有须无须来区分性别和年龄。色彩单一,不用油彩精心描绘,只用墨汁或锅烟随便涂成黑色,显得古朴厚重,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笔在脸上、额上画出道道白线。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或横或竖,或粗或细,有的作放射状,有的呈波浪形。关于它的含义,当地彝民有的说那是表示"撮泰"老人年岁的苍老,有的说那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学者则认为,可能与彝族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关。

面具在"撮泰吉"中具有重要作用,戏中的"撮泰"老人年龄均在千岁以上,他们都是祖灵的再现和化身。面具对于他们,不仅是沟通阴界和阳界的工具,而且是连接死亡与生命的桥梁。当"撮泰"老人戴上面具后,上千年的岁月便如烟云般地消逝,他们以祖先神的身份出现在世俗人们面前,用对话和舞蹈再现彝族先民迁徙、农耕和繁衍的历史,并逐家逐户为子孙扫除邪魔瘟疫。在这里,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叠合在一起,使观众产生了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千百年来,"撮泰吉"及其面具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在贵州西北部海拔两千多米的深山野害中自生自长,它很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保留着浓厚的原始艺术本色。这样古老的戏剧"活化石"在我国已极其罕见,值得我们格外地加以珍视。


【产生年代】

"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戏中积淀着许多原始的成分,如模仿史前人类的装扮、走路、说话、交婿等,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对于"撮泰吉"产生的年代,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它并非产生于某一时期,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具体地说,它大约在东汉初期便已具雏形,以后不断补充、完善,直到清代中叶才基本定型,成为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样子。之所以把"撮泰吉"形成雏形的年代定为东汉初期,是因为彝族先民领袖勿阿纳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率众由云南东川迁入黔西北,并建立了一个以今大方为中心,东抵贵阳,南达水城,北迄金沙,西至云南镇雄的奴隶制政权。这段历史与戏中"撮泰泰"老人迁徙、农耕的内容应当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二者可以互相印证。而把"撮泰吉"基本定型的时间定在清代中叶,是因为戏中出现了玉米、洋芋和烟叶。这三种作物原产于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传入欧洲,明末清初才由欧洲传入中国。威宁地区交通闭塞,生产落后,大量种植玉米和洋芋,决不会早于18世纪,以此推断,"撮泰吉"的定型大约在清代中叶前后。


【生长环境】

"撮泰吉"如今只流传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该村地处海拔2800多米的芦虹山区,这里山高害密,气候寒冷,霜冻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等,单产很低,当地人民生活十分清苦。全村61户,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没有一间瓦房。由于医药卫生和科学文化落后,加之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遇上天灾人祸时,习惯用祭山神、打粉火、滚鸡蛋、念鬼等手段来驱灾逐疫,祈求平安。裸戛村彝、苗、汉杂居,13个姓氏61户中,文、周二姓为大姓,各有12户。"撮泰吉"的戏主为文道华,彝族,从父亲上溯五代都是毕摩,都主持并参加"撮泰吉"的演出。文道华的家庭经济在村里算是富裕的,他本人为小学文化程度,其余参加"撮泰吉"演出的演员,也是彝族,大多为小学文化,只有两人读过初中。"撮泰吉"就生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


【演出时间和角色】

"撮泰吉"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地点选择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若遇天灾人祸,年成不好,则隔几年才举行一次。演员共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钱。6个人物是:山林老人惹戛阿布,作巫师装扮,不戴面具;阿布摩,彝族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阿达姆,彝族老奶奶,1500岁,戴无须面具;麻洪摩,苗族老人,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汉族老人,1000岁,戴兔唇面具;阿安,阿布摩和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据说原来戏中并没有阿安出场,演出时只是用一个布包代替他,后来演出"撮泰吉",才加入了阿安这一角色,因为"戏演了这么多年,他也该长大了"。


【演出程序】

"撮泰吉"共分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只在正月十五才演出。

(1)祭祀。阿布摩等"撮泰"老人先在树林中化装,化装时忌讳被外人看见,并不能呼叫彼此的真实姓名。化装毕,阿布摩带领阿达姆、麻洪摩、嘿布拄着木棍,从树林中艰难地走出。"撮泰"老人用包头布把头缠成尖锥形,全身穿黑衣黑裤,用白布条将胸、背、腰、腿缠紧,以象征裸体;迈着罗圈腿踉跄行走,以表示远古人类还不能直立;一面吸气冲击声带,发出猿猴般的叫声。来到旷地上,"撮泰"老人放下手中木棍,面对西方(传说彝族是从 西方迁入威宁的),向天地、祖先及四方神灵祈祷。接着,四个"撮泰"老人手摇铜马铃,跳起铃铛舞。铃铛舞俗称 "跳脚",有怀念和歌颂祖 先艰难创业的含义。

(2)耕作。这是全戏的核心部分,主要反映彝族先民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前半段通过惹豆阿布与问布摩的对话,叙述古时裸戛村连年灾荒,阿布摩等背着粮种,从沟凑发 (在云南境内)动身,沿途经 过很多地方,最后来到裸戛村,教当地百姓开荒种地,以度灾年。接着,阿布摩等以舞蹈动作再现彝族先民在农耕生产中买牛、犁地、辈巴土、撒灰、播种、收割、打场的劳 动过程。劳动间歇,穿插着吸烟、喂奶和交嬉等动作。后半段描写粮食喜获丰收,"撮泰"老人把大仓小仓都装满了,惹戛阿布将酒洒在地上,向天地、神灵和粮食祝祷。

(3)喜庆。舞狮人挥棍逗弄狮子,在场上翩翩起舞,祝贺粮食丰收。据当地彝民介绍,这一部分内容原来没有,是近代才加入戏中的。

(4)扫寨。即"扫火星",彝语叫"米夺秋"。正月十五演出接近尾声时,若、戛阿布带领"撮泰"老人走村串寨, 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 都要在火塘边念一段吉利的祝词,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从草房四角扯一把草。然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蛋埋入土中,并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叫道"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新发现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Err#标签[dcgz]有错 请修正!#Err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