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花灯戏(图)
思南花灯戏:乌江岸上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奔流不息的乌江是铜仁“一山两江四文化”中的第一大江,带着远古的信息穿越时空而来,是铜仁文化汇集发展的源头,滋养了与之东北“二人转”媲美的思南花灯戏。
花灯戏是在土家族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取傩堂戏、湘剧、辰河戏以及其他戏剧的表演形式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剧种。根据老艺人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程序庞杂。其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亮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倍受人们的青睐。
其表演动作使用的是耙子路、四方步、龙摆、米花筛、凤点头、颤颤步、三步半等,讲究“丁不丁,八不八,钩子紧紧夹;正旦夹,蛋不丢,摇旦夹钱不要角”。花灯戏的行当,生、旦、净、丑俱有,基本唱腔即花灯歌舞中的男女出台调。在声腔上,“大筒筒”是在当地花灯、小调、说唱的基础上,借鉴了傩堂戏的唱腔和辰河戏中的高腔而形成的。而“小筒筒”是在当地花灯基础上融进了辰河戏的弹腔。在唱腔上两者都模仿辰河戏中的板、弦、韵味,再结合本地民歌、曲艺而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艺术形式。
表演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最初与东北“二人转”相似,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2005年,思南花灯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8月,由思南县民族文工团的花灯曲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红包藏情》在贵州省首届花灯大赛上一举夺得“金灯奖”,许家坝镇的民间花灯艺人许朝正获得“民间花灯王”荣誉称号。
【主要简介】
思南土家族是湘鄂渝黔边界土家族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从巴人聚居的长江之滨,顺乌江而进入思南这块土地。土家族是中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土家族的茅古斯、摆手舞、傩舞等早已闻名于世,而思南土家花灯舞,因种种原因,外人知之甚微。自古以来,思南土家族在祭祀神灵祖先活动中、在唱歌耕种中、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承演说中,均采用传统的说唱形式进行表达和流传。
思南土家花灯,根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协台位子上告退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个正规的舞台,便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称之为高台戏,高台戏由此而得名。思南土家花灯、高台戏均有实的群众基础,它不仅为人们喜闻乐见,而且它还是土家人民歌颂正义,反对邪恶的有力武器,清朝咸同年间,在思南爆发了以土家人民为主体的白号军农民起义,思南到处出现自编自演的《白号军》、《劝清军》花灯二人转。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在思南跳花灯被认为是唐朝留下360盏灯中的两盏。即茶灯和扇子灯。
思南花灯戏在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8月,由思南县民族文工团的花灯曲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红包藏情》在贵州省首届花灯大赛上一举夺得“金灯奖”,许家坝镇的民间花灯艺人许朝正获得“民间花灯王”荣誉称号。
【历史溯源】
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
土家族花灯歌舞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称之为矮台戏。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6年,思南县人民政府组织花灯会演;1958年,在充实,扩大的基础上建成了花灯剧团。思南土家唱灯从来没有女人参加。1956年,思南全县花灯会演,要求妇女演旦角,土家老艺人田应喜到处动员,终于把许家坝两个15岁的女孩许朝珍、许义福请来了。田应喜还把自古以来丑、旦角以“夫妻”相称的唱法改为“哥妹”相称。这种“哥妹”相称的唱法,一直保持到现在。1958年,出席全省文艺调演,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1995年,花灯剧《喜相逢》和花灯歌舞《龙凤花烛》参加全省花灯调演,均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和创作奖。
【艺术特征】
思南花灯是一种民间歌舞艺术,音乐轻快、悦耳动听、动作优美、形象生动。思南“花灯音乐”大多采用民间调式、微调、羽调较多、商调式很少,音程大多作二度、三度、五度、七度、八度跳跃,如“5-6、2-5、3-6、6-5、6-6”,其唱腔朴素,语言通俗易懂,在花灯戏的音乐处理上初具板腔雏形,有“路调”(出场腔)、“散板”、“五更调”等,而“采茶调”、“临安调”大多用于花灯歌舞音乐中。大多数曲调都很欢快、喜庆,生活表现力强。
思南花灯唱词押韵,句式整齐,但平仄不严,。有五言、七言和长短句,其曲体形态灵活多变,常见的是一些对应结构,如二句体和四句体,或在二句体和四句体的基础上有所变异的曲体。歌舞体实际上是一种歌伴舞的形式,它你搜集哦二句式也不是四句式,而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结构,是在二句体的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变化而形成的。
思南花灯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器、弦乐器和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有:鼓、大锣、小锣、头钹、二钹、馨、木梆等;常用的打击乐曲牌有:长路印、灯尾巴、豹子头、课课子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京胡等;弹拨乐器主要有月琴、三弦等。
思南花灯的舞蹈风格和特点:一是载歌载舞,舞蹈的矮桩步比较多,摇摆度和拐度比较大;二是女角为中心,以二人台为典型形式,女角的舞姿秀丽、乖巧、端庄,男角的动作诙谐、风趣,多半为半蹲体态;三是注重运行扇帕道具,扇子去哪里,眼睛就盯到哪里。
思南花灯舞蹈表演讲究表情,要求女角笑不露齿、作不当面、行不摇头,含情而不妖冶、风流而不轻薄;要求男角动作刚健沉稳,风趣而不庸俗,活泼而不轻浮,男女表情均要求优雅风趣,声情并茂。
【表演特色】
组织形式
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活动频繁,在形式上多数以自然村寨为主,并有灯会。
思南花灯戏 传统花灯只在农历春节至元宵期间演出,经常从正月初九开始,叫做“出灯”,正月十五结束,叫做“烧灯”。平时如遇瘟疫、虫蝗灾害、红白喜事也组织演唱,时间少则7、8天,多则半个月,到清代后期,部分灯班已经初步形成雏形的矮台灯班,后来发展成为花灯戏的职业戏班。
表演形式
思南花灯的表演形式大数可以分为坐堂灯、跑唐灯两大类。坐堂灯有比较复杂的程式,主要包括说福式、说春、打花子、踩闹子、上香、出土地、锣鼓打、丝弦灯、请四神、采茶、扫刀(又叫扫堂)、贺主人(又叫谢主人)跑堂灯又叫买买灯,时间上不同于坐台,伸缩性比较大,可长可短。
传统的思南花灯表演者为一旦一丑,大多称为干哥和幺妹,轻歌曼舞,互相嬉戏,恭贺新春佳节。经过一代又一代花灯艺人的传承和发展,思南花灯逐步发展到多人表演的花灯歌舞、花灯曲艺和具有故事情节的花灯戏,成为集花灯舞、花灯戏、花灯剧、花灯曲艺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表演曲调
思南土家花灯音乐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由于土家花灯曲调繁多,风格各异,各地有不同特色,因而有花灯“不过寨,不过坡,不过界”的说法,土家花灯音乐,传统伴奏乐器不多,但曲牌丰富。传统的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锣鼓诙谐活泼,它使用的锣比一般锣大而厚,声音坚实宏亮,远播力强,泼辣热烈,抨击时能发出“卜音”给人以乐观、坚实之感。所用的马锣刚脆,声音尖而美,有跳跃之感。常用的锣鼓曲牌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长路眼“、”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