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
走近大山深处的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座座杉木林海、一栋栋独具福尧村特色的布依吊脚楼映入眼帘,耳旁传来安静的小河流水声伴着欢悦的鸟儿歌唱声,智慧勤劳的布依人民正面带笑容在金灿灿的菜花丛中除杂草、在绿油油的杉木林下饲养生态鸡、在色彩斑斓的锦绣坊中织布刺绣。
走进寨门,广场上的姑娘和小伙们在对歌,虽然听不懂内容,但那美妙的声音着实令人陶醉,来到村口第一家,老爷子正专心致志的编织竹筐,老奶奶正晾晒彩色糯米饭,见我进来两老人便热情的招呼我坐下,老奶奶拿一个热乎乎的糍粑放在我掌心,临行还赠送了自家酿制的布依“biangdang”酒给我作纪念,看着她那随着微笑纵横的皱纹下和蔼可亲的面容,我深深的懂得了“人美”这句词的真正含义。沿着河流往前走,鱼儿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中穿梭,花儿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享受温暖的阳光,来到福尧村中央,一群群身穿布依服饰的小朋友在嬉戏打闹,我的目光一直被那琳琅满目的花纹吸引着,直到走进感恩祠,这里详细的记载了福尧村的发展变化和那些亘古不变的民族文化,这里珍藏着的“古董”震撼了我,有蓑衣、草帽、草鞋、石缸、纺布机、水车、牛耕机等。
走出感恩词,沿着杉木栈道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林木杉海,眼前便是福尧村全景,欣赏了美景良久的我,下山来到村尾人家,在她家织布机下我捡到一个漂亮的福字香包,美丽善良的布依姐姐告诉我,这福字香包是绣娘们亲手制作并绣上不同的福字藏在各家各户的,专门供远方客人找寻的,我找到就送给我,我的运气十分好,这一户人家独一无二的福字就这样被我捡到了,意味着我来福尧村发现和找到了幸福。(源于网络)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秧坝镇西北部,有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福尧村。
福尧村平均海拔1054米,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7℃,全年无霜期达34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1035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514.6小时,气候宜人。辖区由原福尧村和根昌村整合而成,距镇政府所在地7.8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324户131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9%。国土面积18.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1%。
福尧村的布依吊脚楼是一大特色。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吊脚楼分为三层,最下层用于生产,一般作养殖之用;第二层是生活起居的地方;第三层作为仓库,未成家子女的卧室通常也设在第三层。
福尧村历史人文底蕴厚重,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时,村民们会相聚在一起打糍粑、跳转场舞、摆长桌宴、对唱布依情歌、表演布依芦笙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福尧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福尧村大力发展林下菌药和乡村旅游产业。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田园风光好、山水资源足和布依文化浓的特点,形成了以“美丽福尧,森林氧吧”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林下菌药、生态养殖、土特产销售等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通过“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群众种植灵芝、羊肚菌、木耳等菌药,发展油茶、折耳根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林旅”产业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助农增收。
福尧村还全力打造体验福文化的乡村旅游。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写“福文”、种“福树”、办“福事”、着力打造“福地”、培育“福业”、建设“福家”。可以漫步森林步道,享受休闲养生的惬意。还能参观锦绣坊、乡愁馆、感恩祠,了解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
福尧村,这个曾经深藏深山的布依小寨,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森林村寨”“全省创建文明工作先进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如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相信在未来,福尧村将继续绽放光彩,成为乡村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