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冗渡镇坛坪村位于冗渡镇西北部,距离县城41公里,是布依族及汉族大杂居的自然村寨。
这里水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河1070亩的稀缺山凹坪坝,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2021年7月,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试点”。
坛坪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与军委纵队经过册亨境内时的休整点之一,村内有红军桥、四合院、洒寨庭、古水井、古围墙、古树等文物古迹。红军桥建于清代时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时,曾经通过此桥到达贞丰县的白层,因此称为“红军桥”。
2021年以来,在粤黔合作工作组的帮助下,坛坪村建设红军长征册亨陈列馆,并与文化馆、乡贤馆“三馆合一”,建成全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铭记红色足迹,传承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册亨陈列馆为贵州省首批10条“最美红军线路”之一——册亨县“洛凡至坛坪”红军在册亨活动线路上的一个重要联结点,通过展陈红军长征历史、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路线、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的活动轨迹、红军长征在册亨的故事,以及册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再现红军光辉足迹,讴歌红军坚韧不拔、团结战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再创新业绩。
册亨县冗渡镇坛坪村:新时代和美乡村的典范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有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坛坪村。
坛坪村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0米,耕地面积6023亩,森林覆盖率达72%。这里自然风光优越,拥有1070亩沿河的山凹坪坝,河流清澈无污染且全年不断流。
坛坪村文化底蕴深厚。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与军委纵队曾在此休整,播撒下革命的种子,如今这里是全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入选全省“红色研学体验”旅游线路。同时,布依族舞狮、棍术、刺绣等传统技艺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产业发展是坛坪村的一大亮点。坛坪村围绕“一村一特”产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培育“贵州菜心”“矛香猪”等特色品牌。建设1070亩贵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大季种粮小季种蔬菜,基地粮食和蔬菜年产值达27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90人,人均增收3万余元。还推行“代养”模式养殖生态矛香猪,组织农户参与西门塔尔能繁母牛养殖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坛坪村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村(居)民说事室”工作机制。通过建强队伍,建立积分制、红黑榜、小程序等创新举措,搭建文明建设、议事协商、乡村治理平台。建立“以舍”积分超市,倡导“以舍为得、以舍为有”新风尚,采取文明实践积分制,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设立“红黑榜”,将获得“五好家庭”等荣誉的村民列入红榜,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列入黑榜。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制作一户一册“二维码”,打造数字养老系统、智慧农业和平安乡村,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走进坛坪村,还能看到独具特色的民居墙壁彩绘。村民将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乡村美景、特色产业等内容描绘在墙壁上,生动有趣,成为坛坪村最靓丽的风景。这些彩绘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村民的阵地。
凭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2021年,坛坪村被评为“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并于2023年入选贵州“第五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坛坪村,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产业和创新有效的乡村治理,展现着新时代和美乡村的风采。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黔西南的土地上闪耀着光芒。相信在未来,坛坪村将继续秉持着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它的魅力,成为更多乡村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