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历史   红军过威宁的历史

贵州有你更精彩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红军过威宁的历史

时间:2024/12/25 来源:多彩贵州信息港 作者:贵州梦

威宁的地理位置在东经103度36分07秒至104度45分38秒和北纬26度30分57秒至27度26分56秒之间,县境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105公里,总面积达6295平方公里,人口据2010年年末统计,逾140万,其西北部,西部和南部分别与云南省的彝良,昭通、鲁甸、会泽、宣威等县和六盘水市为邻。少数民族34.72万多人,占24.8%。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各族人民备受苦难和折磨,其中少数民族更为惨重。威宁各族人民在寻求生存和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曾经付出过巨大的牺牲。可是,在没有政党领导,缺乏正确路线指引的状况下,他们的行动,只能是在黑暗中自发的“铤而走险”,其结果都免不了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到了近代,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才把人民的革命运动引向了正确的轨道,人民才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并在较短的时期内,将翻身作主的夙愿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1934年4月就有地下党在威宁开展活动,1936年3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威宁,经过20个乡镇,留下了红军马、红军豆、红军桥等红色故事和云贵红军渡河、麻乍坝海营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有着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威宁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挖掘县内丰富史料,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全面梳理县域内红色资源分布情况,列出团菁梁子战斗遗址、哈喇河红军坟遗址等12处革命遗址遗迹和云贵红军桥、麻乍镇坝海营赔银等4个红色故事,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整理了一批红色档案资料,充实和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加深党员群众对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领悟及理解,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1936年初春,云贵高原乍暖还寒。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领导的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区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转移任务之后,由湖南桑植挥师长征转战贵州。2月上旬,红二、六军团突破乌江上游鸭池河,先后进占黔西、大定和毕节;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红色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进行扩红筹饷,开展打富济贫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可是,蒋介石置日本大举侵华的民族危机于不顾,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派遣其嫡系和湘军樊崇甫、万跃煌、李觉、郭洱标等纵队组成“追剿军”,饬令滇军孙渡纵队和川军杨森,李家钰等部组成“堵剿军”,从四面八方向黔、大、毕步步紧逼,企图将红二、六军团一举歼灭。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另图发展,红二、六军团当机立断,迅即放弃黔、大、毕,向乌蒙山区的赫章、威宁方向转移。3月上旬,红军牵着敌人的鼻子,一下朝西、一下往北,一下返东,弄得敌人昏头转向,疲惫不堪。中旬,蒋介石及其行营主任飞到贵阳督战,认为以120个团10万余人的重兵,足可将不足2万人且装备低劣的红军逼入“绝境”而一网打尽,殊不知,红军于财神堂乘敌人毫无防备之际,一夜之间便跳出包围而远走高飞。3月16日,红二、六军团分别由可乐跨越妥洛河,由奎香涉过洛泽河,向威宁县境进发。

滇军之目的,完全为保境。因此,孙渡所部4个旅,以第二旅(安恩博)保卫昭通,第七旅(龚顺碧)驻防镇雄,第五旅(鲁道源)也只进到威宁县城,一直不与红军接触,第一旅(刘正富)仅布防于昆明接宣威之线作预备。滇军这一心理早为红军所管辖,又发现刘、龚两旅尚远,安、鲁两旅互不衔接而有百余里的空隙。于是,红军自3月17日至21日由北向南,顺利地通过威宁腹地,直趋滇东宣威县境。

红军长征过威宁,足迹遍及板底、结里、羊街、云贵、大街、牛棚、龙街、观风海、辅处、法地、金海、兴隆、蛇街、狗街、小海、新街、妥打、三道河、松山、灼甫、高原、仙马、秀水、果化、小米、哈喇河、贝古、河边、黑石头、麻乍、戛利、蜜蜂、居乐、得磨、铁厂等30个乡镇,所到之处,都有宣传革命真理的标语,都有“打富济贫”的革命行动,都执行秋毫无犯的革命纪律。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拥护子弟兵的情形,略举以下几例,即可窥见一斑。

1936年3月4日,红军一部为试探驻威滇军虚实,进至板底和结里,就在民众的墙上写出“打大户,分田地,打官僚,分仓库”的标语,并把土豪的粮食分给穷人。住在农民杨国清家的红军,吃了他家两升大米和一些猪油,就付给三块五角银元,贫寒的彝族妇女王阿戈,还得到了红军送给的包头帕。病在家中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送饭来吃。在辅处,天桥、兴隆等地,财主管培生,赵清和等早已闻风而逃,红军将他们的浮财分给穷人。在大街小学的墙上,红军写有“青年学生只有参加红军才是真正的出路”“苏维埃和红军是抗日的先锋”。“打倒蒋介石”等革命标语。3月16日,红军离开兴隆厂后,苗族罗伯亚米发现家里有一碗红色小豆,时逢春播季节,便拿到地里种下,到了秋天获得好收成。年复一年,种者越来越多,产量很高。小豆为红色,又是红军送的,因而人们称它为“红军豆”,直到现在还在种、还在吃。

红军在得胜坡,见农民马杨八太贫寒。就拉一匹军马送他。事后,地主刘朝来强逼,企图霸占,群众机智顽强的斗争,才给马杨八保住了这匹红军马。3月19日,红军到麻乍,贫农赵敢生,借粮招待红军,舂5升谷子做饭给红军吃。行前,红军要付钱,他死活不肯收,红军硬要送他一匹红沙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以后他牢记红军情,精心饲养红军马,现已繁殖第五代。

3月20日凌晨。驻坝海的红军要启程。当一位战士持火把去喂马时,不慎点着屋角稻草,即刻,火随风势延及茅屋,烧毁民房20多间。红军及时道歉,安抚灾民,还用马驮着的大洋,三五十不等,依据灾情轻重发放赔偿损失。红军走后,灾民很快盖起新房,搬入新居。此情此景,永世难忘,“天还很不明,火烧坝海营,红军要起身,赔了一驮银”。这首至今流传在当地的民谣,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感人的故事。

行军作战,情势险恶,红军伤病员流落民间之事时有发生。辅处农民古银山家,就安置过10多位伤病员,红军离去时,还留下一名湖南籍战士,名叫潘玉成,为了感谢古家老幼的关怀护理,他把身上的两件值钱物----手表和金戒指送给了古家。四天之后,这位战士不幸去世,古家用木板做“金匣”,泣不成声地将其安葬到新营盘坡上。解放后,乡人民政府将这座“红军坟”整修一新,还在坟前树立了纪念碑。兴隆厂赵德安家,留下一位流血过多的年轻战士何正发,虽精心用草药调治,但因伤势过重而牺牲,赵家和本村农民将其埋在街后井坡上。解放后,副乡长赵家兴为缅怀先烈而撰文,深情地写道“青草遮住了你的笑脸,野花伴你在此长眠,只有风,吹奏着当年的号角,只有雨,谱写着那血的诗篇”。今天,有多少科学的“腊子口”,技术上的“大雪山”,学习上的“大渡河”,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让我们高举起革命先烈的旗帜干一番前无古人的事业,作为对先烈们的怀念。

彝良县的奎香,是红军三进三出的地方。红六军团最后离开那里即到威宁的云贵桥边。云贵桥边的人说,红军爱穷人,坏人怕红军,地主保长罗汉清听说红军来了,拔腿就跑得无影无踪,可跑得了和尚跑不庙,他家的财物被红军分给穷人了。于是人们异口同声的说,“天下的军队,就数红军好。”……

在布戛梁子,土霸地头蛇刘朝梁,带着爪牙打红军,还想抢红军的枪,可一接触就被红军打的屁滚尿流,抱头鼠窜,当地群众便把这里称为“红军湾”。并且编歌谣唱道:“布戛梁子红军湾,红军鲜血染青山。那天那日红军转,穷苦人民把身翻。”抒发了对红军的崇敬与怀念,寄托着对红军的信赖与希望。

短短的6天,红军留下许多故事标语。正如老红军陈靖将军1988年重走长征路时在威宁题词:“时间不长情意长,战斗不多遗迹多。”我们的红军,凭着不畏千难万险的精神。凭着秋毫无犯的革命纪律,凭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克服了世间罕见的困难,战胜了优势敌人的围剿,实现了北上抗日的宏愿,赢得了穷苦人民的信赖和崇敬。红军和威宁人民虽然暂时离别,但是军民的情谊从此无法割舍。红军的主张和行为,犹如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把威宁人民的心田烘得热乎滚烫起来,相信红军一定会回来,翻身解放的日子不会很远了。

自从红军播下革命火种,就使僻远的西南不平静了,连乌蒙高原也随之沸腾了。中共地下组织活动的影响,威宁人民的革命觉醒不断高涨。民主运动,武装斗争接连不断。1939年4月,浦光宗、宋方受中共云南省工委派遣来到威宁,浦为宣威-威宁-昭通公路工程负责人兼工程师,宋方受聘为威宁女子小学教师。他们借此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联络进步青年、学生和各界有识之士组织“读书会”,阅读《新华日报》《救亡日报》和《南方》等进步报刊,宣传抗日救国,组织歌咏队,演唱《流亡三部曲》,举行“反日讨汪”火炬大游行,发动各族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1月,中共贵州省工委又派党员宁汉戈(名宁起鲲)由思南转赴威宁,以县政府合作指导室主任身份组织信用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开展农村工作,并借此途径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宣传革命思想,扩大进步力量,同时号召和组织农民搞产品义卖,捐资支持《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宁汉戈还兼任威宁小学教师,协助浦光宗和宋方组织读书和演讲活动,向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在白色恐怖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0年5月,宣昭公路竣工,浦、宋二人返滇后,宁汉戈于8月遭国民党威宁当局逮捕,10月10日越狱转移重庆。近年,宁汉戈在《毕节党史资料通讯》上发表《草海三百天》和《越狱千里行》等文章,对当年在威宁的革命活动作了行动详实的回忆记述。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