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是革命老区,至今仍然保留红军长征留下诸多的革命遗址。1935年1月,红军长征入黔,5日,中央红军右路军一、九军团由余庆方向推进攻取湄潭,九军团留驻湄潭县城和牛场一线,以保卫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召开。军团司令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后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住在县城天主堂,这一时期到过湄潭的还有聂荣臻元帅和杨德志将军。元月7日,红军在县府衙门口召开2000多人群众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湄潭抗捐委员会”。以后几天内,全县相继成立了12个抗捐委员会分会,有些地方组织了抗捐军,在红军的组织领导下,打土豪、分财产、办青工干部培训班,工农革命如火如荼。19日,在湄潭驻扎了14天的红九军团离开湄潭,经官堰,翻五里坡往绥阳郑场方向前进。红军走后,留下红九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王友发为政委、周凤山为队长、陈南忠为特派员组建“黔北游击队”。王友发领导游击队在遵、湄、绥一带活动,后牺牲于团林南截坝,其忠骨现葬于鱼泉烈士陵园。
红军长征留下了不少的红军歌谣和红军故事,红军在沿江渡强渡乌江,送给当地农民石扬光一把七星刀,被我县作者改编成连环画“一把七星刀的故事”,曾在全国公开发行。以红军故事编排的花灯“红军灯”、“红军送我一把壶”在遵义、湄潭一带广泛传唱,红军留下的文物现展于中国军车博物馆。笔者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看到一个彩色的四方斗碗,下面注明是红军长征时赠送给老百姓的纪念品,解放后与七星刀同被征集选送中国军事博物馆。
红军在湄潭虽然仅有短短的14天,却留下了光辉的“长征文化”。天主堂及周围建筑是清光绪年间所建的欧式教堂,是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红军在这里留下22条红军标语,是全国一栋建筑物内留下红军标语最多的地方之一,现天主堂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湄潭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红军长征离湄时招收了近100名湄潭青年,走完长征到达延安的仅有文绍奎。文绍奎:马山人,长征扩红时参加工农红军六师十七团,当时年仅17岁,1955年被国防部授予中校军衔,获“八一”三等勋章,后任成都空军某部正师级医院院长。需要指出的是,湄潭因自然条件较好,老百姓恋乡情结重,不愿离乡背井创业,故小富即安者众。湄潭至少有两次可以产生大批人才的机会:一次是当年红军扩红时近100名湄潭青年参加红军,若都能坚持走完长征,那以后的湄潭可能会出现几个将军,在中央有几个部长或副部长,湄潭今天的发展变化就可能更快了。一次是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返回杭州,需要招收一批青年工友护送教学设备到杭州并留校工作,即是杭州这样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地方,湄潭也无人愿去。以后若干年,凡湄潭人在外工作者,总要想法调回湄潭,这也包括笔者。湄潭人恋乡情结浓,湄潭故有“回水沱”之称,居住在重庆的湄潭籍作家孔祥云先生就以湄潭风土人物为背景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回水沱》,良好的自然条件限制了湄潭人思路的开拓和眼光的短视,也是湄潭人少有大成就者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