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历史   湄潭县史(6)

贵州有你更精彩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湄潭县史(6)

时间:2015/8/21 来源:贵州信息导航 作者:贵州梦

2004年4月,国家农业部“西南茶城”茶叶定点市场在湄潭挂牌揭幕;2008年11月,湄潭县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给湄潭又增添一枚份量很重的砝码;以茶兴县、以茶富县的湄潭,正全方位着力打造国家级名优茶基地发展的平台。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的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文人墨客的七艺,能做到雅俗共赏的看来只有茶了,茶是中国的国饮,湄潭是著名的茶乡,当然流传下许多有关茶叶掌故的茶文化了。


湄潭茶叶很早就作为贡品,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湄潭置县一周年时,首任知县黄如桂为感谢皇恩浩荡和表达对朝廷的忠心,亲选了湄江所产之茶和茅坝所产之米等四样特产作为贡品。1948年《贵州通志》载:“黔省各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辞海》注:湄潭“尤以湄江两岸所产茶著名……”可见湄潭种茶历史悠久。湄潭茶叶的发展得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茶叶试验场搬迁湄潭和浙大西迁湄潭办学奠定的基础。抗战时期,一批科研机构和大学纷纷迁往西南,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三个月后,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很快与实验茶场联姻。浙大聘请实验茶场场长刘淦芝博士为农学院客座教授,一批农学院教授亦成了实验茶场的客座研究员,一些有影响的茶叶论文如《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茶树病害之研究》、《采摘期对茶叶含单宁量之影响》和《湄潭茶叶调查报告》等皆写于这一段时间。建国后,实验茶场演进为贵州省最大茶场——贵州省湄潭茶场和贵州省最高的茶叶科研机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作为《中国名茶之乡》,源远流长,名茶辈出。浙大在湄时期,把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引入湄潭,与实验茶场共同研制了“湄潭龙井茶”。1953年5月,时任贵州省省长周林提议改“湄潭龙井茶”为“湄江茶”。1974年,茶叶研究所研制成了又一名牌茶,为纪念遵义会议40周年而命名“遵义毛峰”。1980年,世界著名茶学教育家陈橡教授为湄江茶题名“湄江翠片”。“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在贵州省四大名茶中占据二席,以后湄潭名优茶品牌如雨后春笋,先后涌现了“贵州银芽”、“龙泉剑茗”、“清江绿”、“兰馨茶”、“栗香茶”等18个以“湄潭翠芽”为统一品牌的部优、省优名茶,2000年至今,以“湄潭翠芽”为品牌的湄潭茶叶28次获得国家级金奖。


湄潭因盛产茶而产生了丰富的茶文化。1943年2月,浙大教授和名流苏步青、祝谦先、钱琢如、张鸿漠、王季梁、胡哲敷、郑晓沧、江问渔、湄潭实验茶场场长刘淦芝发起成立《湄江吟社》,写下了许多咏茶诗。仅1943年5月16日《湄江吟社》同人第四次集会,在湄江饭店品茶,以“试新茶”为题,写下了数十首品茶诗。1943年6月13日,《湄江吟社》同人第五次集会,对湄潭茶场八景命名为“隔江挹翠”、“垂虹夕照”、“倚桐待月”、“柳阴垂钓”、“竹坞听泉”、“紫薇山馆”、“杉径午阴”、“莲台柳浪”并题咏,茶场八景与湄潭老八景《清虚古洞》、《虚阁暮烟》、《万鸟归巢》、《寒潭映月》、《朝阳古洞》、《泽溪兰吹》、《慈释晓钟》、《后溪鱼影》互相辉映。这些名人名作,给茶乡增辉不少,构成湄潭茶文化最辉煌的篇章。


湄潭文化中茶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湄潭民间以茶为题的茶歌、茶谣很多。1959年,遵义地区举行建国十周年文艺调演,湄潭根据民歌改编的“湄江茶歌”获一等奖赴贵阳演出有较大影响。1989年搜集成书的《湄潭县民间歌谣.谚语集》中采茶歌谣占有较大的比重。2001年4月28日,湄潭举行“2001贵州.遵义湄潭首届茶叶艺术节暨商贸活动周”演出“茶乡神韵”,大型广场文艺,举行“茶城公主”、“十佳茶乡姑娘”评选,开展茶艺文化演出,举行西部茶叶论坛研究会、名茶品评会,举办各类有关茶叶的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全方位展示了湄潭的茶文化,将湄潭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2008年,由我县作者作词,作曲家杜兴成谱曲,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曲《欢迎你到茶乡来》被列入《多彩贵州》演唱歌曲。


茶是湄潭的品牌和标志,湄潭有连绵不断,面积上万亩的茶海,有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大茶壶,茶叶品种繁多,在贵州生长的380余个茶树品种中,湄潭境内生长的品种达300余个,可谓全省之冠。今日湄潭,16.5万亩茶园似海,满城茶叶飘香,正着力打造32万亩茶园基地大县,茶园、茶山、茶海、茶城,在湄潭会看到一个茶的世界;茶歌、茶姑、茶楼、茶艺,在湄江可领略浓郁的茶乡风情。湄潭茶楼、茶坊很多,多集中于湄江镇和永兴镇,当地人称之为茶馆。茶馆是湄潭过去品茗、买卖、交换信息的重要场所,大的茶馆可容100余人,馆里设置竹躺椅、长条凳、大方桌、粗瓷杯,俗称喝盖碗茶。茶馆备有香烟、瓜子、干果、糕点等佐茶之物,有档次的茶馆挂有楹联,上书“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湄山顶上茶”,“炉沸名泉水,器泛湄江茶”之类。茶馆中央设一高座为评书人说书,内容多是“济公传”、“水浒传”、“施公案”、“三国演义”等,余读小学时上晚自习常常跑出教室到茶馆听评书艺人说书。茶馆也是群众的娱乐场所,常有艺人去表演金钱板、道情、莲花落、双璜、相声、山歌和京、川剧清唱。茶馆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场所,那时外埠艺人跑单帮,袍哥闯码头,客商做生意,政客访要人,都要到茶馆打探行情。有的茶馆还为落魄文人设客座,专门写家书,契约、诉状或作中人促成双方买卖。茶味清心,家族发生纠纷,两姓发生械斗须息事时,要聘请当地有声望的人调解,地点一般设在茶馆。


湄潭人善饮的风俗至今长盛不衰,一到夏天,江滨各茶室座无虚席,常出现千人饮茶的壮观场面。今天湄潭的茶楼、茶室,多了些灯红酒绿和轻歌曼舞,少了些艺人的说唱和小贩叫卖的喧哗。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乐奖得主李正道博士在浙大读书时,他的一篇论文就是在永兴茶馆完成的。李正道博士回忆,“白天到茶馆看书,作习题,泡上一杯茶,目的是买一个座位,看一天书,茶馆再闹也不管”。诺贝乐奖也飘着湄潭茶叶的芬芳。


湄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了茶叶,大米、烤烟、油菜、生猪、药材也是支柱产业,今天视为支柱产业的烤烟有这样一段故事:


1941年,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试种烤烟“弗州黄金”40株,以供同学实习观摩和制作标本教学之用。县城北街开茶馆的黄海清见农场试验地的“弗州黄金”生长良好,要去烟种,于1942年春租用七星桥头土地请人栽培,并修了一座明火烤房,聘一名贵定师傅烤烟,当年收干烟800斤。湄潭以前无人种植烤烟而只产晒烟(叶子烟),因无人收购,黄海清只好挑到瓮安珠藏和遵义团溪去卖,第二年又收干烟1000斤,发了小小的一笔财,引起轰动。1943年,湄潭县农业技术推广所成立,首先抓的一件事就是大力推广种植“弗州黄金”。1948年,湄潭县烤烟种植达335公顷,已成为贵州的烤烟产区之一。1985年,湄潭与上海合作,建立申湄烟草基地,世界闻名的中华牌香烟用的原料就是湄潭生产的烤烟。湄潭县烤烟栽培面积现在达4600余公顷,年产量达8000吨左右,想不到当年茶馆老板的偶然举措,竟成就了今天湄潭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