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概况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达270~301天。全县以山地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县城海拔930米,县内最低海拔576米、最高海拔1862米。全县国土面积1222.2平方公里,辖4镇5乡、79个行政村、22.73万人,以苗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0.6%。麻江县电话区号0855麻江县邮编557600麻江县车牌代码贵H麻江县面积1222.2平方公里麻江县经纬度位于东经107°18′~107°53′、北纬26°17′~26°37′之间。

麻江县行政区划辖4镇1乡2街道(杏山街道、金竹街道、宣威镇、谷硐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布依族乡),63个行政村、328个村民组,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4个居民小组。

关于麻江县政府网站麻江县政府网站通常包括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走进麻江等板块,具体内容如下: 【政务公开】 领导信息:介绍县级领导的职务、简历、工作分工等,方便公众了解领导团队构成及职责划分。 政府机构:公开县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情况,包括各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 政府文件:发布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制定的各类文件,如规范性文件、政策文件等,让公众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动态。 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县政府县长向县人大代表作的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工作,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信息: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政府全体会议等重要会议的相关信息,如会议纪要、列席代表、会议讲话等。 财政信息:包括全县及各乡镇、部门财政预决算、“三公” 经费,财政收支,地方债务,减税降费,扶贫资金等信息。 重大项目建设:公开招投标、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实施、质量安全监督等信息,确保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共资源配置:涉及公共资源交易、住房保障、土地使用权和矿产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信息。 政府采购:发布招标、中标公告等信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权力运行公开:公开政府决策依据、决策草案、意见渠道及汇总、采纳意见及理由、执行公开情况等信息。 社会公益:包括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社保等方面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 民生领域:涵盖医疗、教育、文化、就业、公共事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信息。 法律法规:公开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信息,为公众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 人事信息:发布人事任免、人事招录等信息,便于公众了解政府部门人员变动情况。 统计信息: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各类统计数据,为公众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提案建议:公开县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办法、通报,以及各部门对相关提案的回复信息。 计划规划:发布各类规划、计划内容,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 公共监管信息:公开食药抽检、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信息。 【办事服务】提供网上办事服务,整合各部门的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以及网上办事项目,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投诉等一体化服务,方便公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政民互动】收集民意,反映民声,通常设有网上调查、民意征集、图文访谈、书记市长信箱、投诉咨询建议等栏目,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便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公众也可以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走进当地】主要介绍当地的基本概况,如历史、地理、人口、经济发展等情况,还可能包括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投资环境等内容,起到宣传当地、提升当地知名度和吸引力的作用,部分网站会单独设置文化旅游、投资当地等板块进行详细介绍。

麻江县景点麻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老山河峡谷景区、水落潭瀑布、斗蓬山景区、摆仰村等。

麻江县交通麻江县城西距省会贵阳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瓮福磷矿肥基地65公里,东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23公里。截至2011年,麻江县境内共有公路1075公里,其中凯(里)麻(江)高速公路27.92公里,贵(阳)新(寨)高速公路26公里,过境国道2条64公里,过境省道1条45公里,县道5条103公里,乡道4条34公里,村道121条829公里,油路总里程241公里。

麻江解放时间1949年11月14日

麻江县第二批县级非遗传承人22名传承人均为少数民族,4人为苗族织锦、枫香印染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项目传承人,11人为苗家酸汤鱼制作技艺、畲族粑槽舞等省级项目传承人,7人为畲族武术、瑶年等州级项目传承人。麻江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5年7月15日,麻江县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别为麻江县河坝靓丽瑶族文化产品旅游开发基地、贵州省麻江县河坝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和贵州省麻江县红杉涌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