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单位名称: | 从江县人民政府 |
政府网站: | 从江县人民政府网更新时间:2024/12/25 20:48:09 |
相近名称: | 从江县政府网,黔东南州从江县人民政府,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政府,从江政府网,从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神秘从江微信号 |
网址URL: | 官方网站 |
微信公众号: | 神秘从江 (点击查看该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 |
官方微博: | http://weibo.com/607921678 (从江县人民政府的官方微博) |
办公地址: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557400) 〖查看该位置电子地图〗 |
电话传真: | 0855-6419000、0855-6419054 |
电子邮箱: | gz-cj#qq.com(发电子邮件时请将#改为@) |
服务QQ: | gz-cj(客服QQ) |
网站备案: | 黔ICP备09000354号 贵公网安备63302000108号 |
相关简介: |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连荔波县、榕江县,北靠黎平县,居都柳江中游,县城驻地距省城贵阳290公里、州府凯里250公里,距广西柳州280千米、桂林275千米。气候特征,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南缘,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5度,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4度,最冷月平均气温7.7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2度,极端最低气温-4.4度。年平均降水量1185.9mm,年平均无霜期3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04.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185mm,年平均雷暴日数52天。地形地貌,从江县属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低山丘陵地区,其地貌特点总趋势为:西南高、北面次高、中部低、东部更低的复势倾斜。按其成因可分为:东北面属雪峰山系西南尾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面系苗岭山脉东南端低山丘陵地带;南与西南面属元宝山系九万大山分支中山地带;东部为都柳江中游低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以都柳江为横轴两翼递升,都柳江两翼山势的递变轮廓,构成了从江县地形骨架,山地面积29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平方千米,占2%,河流滩涂面积约占4%。全县一般相对高差300-500米,地势陡峻的西南部最大高差达700-800米。最高峰为九万大山元头界峰,海拔1670米,最低为都柳江出境处,海拔145米,相对高差1535米。水文资源,县境属珠江流域、柳江水系、地处都柳江中段,由于受地势地貌影响,干流都柳江由北向南横贯全境,全县大小河流87条密布境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县内河段长为66千米。全县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7.8705万千瓦,其中:已开发19.327万千瓦,占全县蕴藏量的69.3%,已出让3.745万千瓦,占全县蕴藏量的13.4%,规划未开发4.586万千瓦,占全县蕴藏量的17.3%。至2022年末总户数94515户,全县年末户籍人口3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全县常住人口30.95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其中少数民族占95%,主要民族以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旅游资源情况。从江境内自然山水绮丽多姿,民族文化原生古朴,被有关专家称为是贵州省乃至全国旅游景点数量最多、资源类型最全、原生性最强、保存最为完整的县份之一,也是贵州省东线优先重点发展旅游区之一。从江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难得的原生性、多元性、独特性、组合性和规模性五大特点。目前,从江县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县、中国侗族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香猪之乡、中国优质椪柑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贵州省长寿之乡,县内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点)和民族村寨有: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增冲侗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冲鼓楼;中国人口与生育文化第一村——占里侗寨;农耕文化博物馆、国家梯田公园——加榜梯田,以及被誉为“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神奇独特的瑶族药浴等等。 行政区划 从江县辖丙梅街道、丙妹镇、贯洞镇、西山镇、宰便镇、下江镇、洛香镇、停洞镇、往洞镇、加鸠镇、斗里镇、庆云镇、东朗镇、高增乡、加榜乡、谷坪乡、加勉乡、翠里瑶族壮族乡、刚边壮族乡、秀塘壮族乡,共1街道、12镇、4乡、3民族乡。 历史沿革 元为福禄永从、西山大洞等处,属思州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福禄永从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永乐五年(1407年)置西山阳洞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六年(1408年)增设二长官司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福禄永从、西山阳洞二司隶黎平府;正统六年(1441年)改福禄永从、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为永从县,属黎平府。 清康熙二十二年(1693年)废西山阳洞长官司;雍正十年(1732年)添设永从县承一员,分驻丙妹,又移黎平府潭溪司吏司驻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贵阳府通判驻下江,改为黎平府下江通判,置下江厅。清朝末年,从江县地分属永从县、下江厅、开泰县和潭溪司。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下江厅为下江县,与永从县均属黔东道;开泰县和潭溪司并入黎平县,从江县地亦分隶永从县、下江县和黎平县。三年(1914年)以丙妹县承地置丙妹分县,属从江县;二十四年(1935年)下江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同年撤丙妹分县,并入永从县;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永从、下江两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三十年(1941年)撤永从,以东北地入黎平,西南地入下江。并永从、下江二县为从江县(以永从、下江各取一字为名),从江之名始此。 1950年12月5日,从江解放。12月26日从江县人民政府成立,驻丙妹镇。隶属独山专区。 1952年12月,独山专区改称都匀专区,从江县即属都匀专区。 1956年4月28日,从江县由都匀专区划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管辖。 1958年12月29日,从江县并入榕江县。 1961年8月18日恢复从江县建置。 1996年,从江县辖7个镇、14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县政府驻丙妹镇。 1997年,从江县辖7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丙妹镇。 2003年末,辖7个镇、14个乡共有380个村委会、3个社区、6个居委会。 2007年末,辖7个镇、14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29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3个社区,2253个村民小组。 2011年,全县辖14个乡7个镇(其中民族乡3个),29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3个社区,2225个村民小组,1031个自然村寨。[5] 2016年1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23号)批准同意从江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从江县辖丙妹镇、贯洞镇、西山镇、宰便镇、下江镇、洛香镇、停洞镇、往洞镇、加鸠镇、斗里镇、庆云镇、东朗镇、高增乡、加榜乡、谷坪乡、加勉乡、翠里瑶族壮族乡、刚边壮族乡、秀塘壮族乡,共 12个镇、4个乡、3个民族乡。 2019年8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9〕84号)批准同意从江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从江县辖丙梅街道、丙妹镇、贯洞镇、西山镇、宰便镇、下江镇、洛香镇、停洞镇、往洞镇、加鸠镇、斗里镇、庆云镇、东朗镇、高增乡、加榜乡、谷坪乡、加勉乡、翠里瑶族壮族乡、刚边壮族乡、秀塘壮族乡,共1街道、12镇、4乡、3民族乡。 至2023年4月从江县辖丙梅街道、丙妹镇、贯洞镇、西山镇、宰便镇、下江镇、洛香镇、停洞镇、往洞镇、加鸠镇、斗里镇、庆云镇、东朗镇、高增乡、加榜乡、谷坪乡、加勉乡、翠里瑶族壮族乡、刚边壮族乡、秀塘壮族乡,共1街道、12镇、4乡、3民族乡。 自然地理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连荔波县、榕江县,北靠黎平县,居都柳江中游,县城驻地距省城贵阳290公里、州府凯里250公里,距广西柳州280千米、桂林275千米。 其地貌特点总趋势为:西南高、北面次高、中部低、东部更低的复势倾斜。按其成因可分为:东北面属雪峰山系西南尾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面系苗岭山脉东南端低山丘陵地带;南与西南面属元宝山系九万大山分支中山地带;东部为都柳江中游低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以都柳江为横轴两翼递升,都柳江两翼山势的递变轮廓,构成了从江县地形骨架,山地面积29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平方千米,占2%,河流滩涂面积约占4%。全县一般相对高差300-500米,地势陡峻的西南部最大高差达700-800米。最高峰为九万大山元头界峰,海拔1670米,最低为都柳江出境处,海拔145米,相对高差1535米。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5度,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4度,最冷月平均气温7.7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2度,极端最低气温-4.4度。年平均降水量1185.9mm,年平均无霜期3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04.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185mm,年平均雷暴日数52天,是一个是一个宜聚、宜业、宜居的城区。 人口民族 从江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区,全县国土面积322476公顷,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全县民族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呈现出民族经济迅猛发展、各民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至2022年末总户数94515户,全县年末户籍人口3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全县常住人口30.95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其中少数民族占95%,主要民族以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为主。 经济发展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省、州高1.2、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43.40亿元,同比增长0.2%。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大踏步发展,教育、卫生、就业、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类社会兜底救助保障提标扩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教育投入持续增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和普“十五”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失学实现动态清零;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有保障。其他事业协调发展,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机关事务、老干、共青团、妇联、科协、工会等工作也都取得新成绩。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九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