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黄页· 中茅酱油· 酒小白· 古坛老窖酒厂· 贵州黄页大全
百度中文搜索引擎
搜贵州:(支持拼音、网址、电话等)
您的位置:贵州黄页大全 >> 都匀市网址大全 >> 都匀市民族中学
【都匀市民族中学】

为[ 都匀市民族中学 ] 点赞

  

分享[ 都匀市民族中学 ] 黄页信息

单位名称:都匀市民族中学更新时间:2023/8/4 21:57:49
网站名称:都匀市民族中学
相近名称:都匀民族中学,都匀民中,都匀市民族中学校,都匀市第八中学
网站地址: 都匀市民族中学
办公地址:贵州省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七星路56号  (邮编:558000)
电话传真:0854-8318779、8317981
电子邮箱:黔ICP备11001178号(发电子邮件时请将#改为@)
QQ号码:[ 暂无都匀市民族中学的QQ号码 ]
网站备案:黔ICP备11001178号
相关简介:

一、校史沿革,走过历程

时间 校名 学校位置
1957年秋-1958年初 都匀县城关镇民办初中   都匀市工农技术中学 都匀第三小学两间校舍
1958年初-1958年秋 1958年秋-1959年初 都匀二中(现都匀四小)都匀九街辣子巷
洛邦坝甘
1959年初-1959年秋 新城中学
1959年秋-1960年初 都匀市民办第三初级中学 都匀市师范学校(原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初-1962年 都匀市第三初级中学 黄英五里堡
1962年-1966年 都匀县三中
1966年-1981年 都匀县中学
1981年-1983年 都匀县民族中学
1983年-2003年 都匀市民族中学

 

2003年至今 现校址

二、学校概貌,一览全校

都匀市民族中学校址从最初借都匀第三小学两间校舍开始,其间辗转过都匀二中(现都匀四小)、九街辣子巷、洛邦(坝甘)、都匀市师范学校(原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黄英五里堡(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内)五个地点,如今坐落在都匀市北郊的七星山下。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9199㎡,其中,教学大楼5000㎡,办公大楼2960㎡,实验楼1451㎡,图书楼1143㎡,艺术楼1487㎡,学生集体宿舍共三幢3158㎡,多功能大楼4000㎡,校园布局规范、合理。

目前教职工178人,在学校学生2480人,住校生1511人,现有47个教学班。

学校是全日制普通高完中,实行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的管理机制。学校有行政领导19人,其中校级领导4人(校长、副校长各1人,支书2人),中层领导13人 (学校办公室3人、政教处3人、教务处4人、科教处2人、总务处2人、校团委1人)。教师实行按教研组和年级组双重管理,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化、政史地、艺术、体育八个教研组,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高二、高三6个年级组。学校除了常规的管理机构外,还建有教代会、工会、团委、妇委会、爱委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党派建中共支部和民进支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校训;以“修身敬业、弘毅笃行、诲人不倦、淳厚朴实”为校风;以“师德为先、团结互敬、精研业务、爱心育人”为教风;以“博学善思、明礼诚信、尚美健体、砺志有为”学风。学校实行“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2002年以业高考升学率稳定在65%以上,学生在国家、省、州、市各类竞赛中获奖100多人次,教师在科研、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省、州级奖项共100余项,学校受上级表彰三十余项。

回首走过的足迹,曲折和艰辛是都匀市民族中学跋涉历程的真实写照。

三、初期创业,步履艰难(1957年秋--195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全国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7年秋,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青少年入学的机会,都匀县城关镇政府经都匀县人民政府批准,筹办成立了都匀城关镇民办初中。定位为民办公助的初级中学,学校成立初,有学生56人,教师2人,班主任杨顺龙同志。因无校舍,当时借都匀第三小学两间教室办学。上课模式为“半工半读”,即“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学生劳动有报酬,学生劳动所得主要是筹措学校办经费,劳动任务是在货场搬运货物。1958年初,学校搬迁到都匀二中(现都匀四)办学,教学模式依然是 “半工半读”。但是学生的劳动场所发生改变,主要在老乐平开山放炮、烧石灰或种田种地。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学生晚自习主要靠点炼油灯进行。

到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在此背景下,学校迁到都匀九街辣子巷,学校随之更名为“都匀市城关镇工农技术中学”。但一个学期不到,学校又搬迁到洛邦坝甘,并设想把学校办成具有“小、中、大”,“一条龙”型的学校。1959年学校再次更名为“新城中学”,此时政府任命刘凡轩同志为第一任校长,朱采珍同志为教导主任。学校校舍增至六间,比原来宽敞、明亮。教职工增至5名,三个教学班,学生达150人。

1959下半年起,“大跃进”的影响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处于“困难时期”,学校受到波及。为了落实上级政策,学校动员不少家在农村的学生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学校学生人数锐减。为了克服困难,学校师生员工,既教书、读书,又种地、炼钢铁,有时还做零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1959年秋,学校正式成为全日制初级中学,并招收了两个班新生,学生100余人。之后,刘凡轩、朱采珍二位同志调出,政府任命王和顺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主管学校日常工作,学校再次搬迁到都匀市师范学校(原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与此同时,都匀市人民政府呈报贵州省教育厅筹建全日制“都匀市第三初级中学”,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复,并拨款15万元,责成都匀市人民政府选定校址,修建校舍。都匀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北郊迎恩公社黄英大队五里堡田地31.07亩,修建教学大楼、礼堂和师生宿舍等。后因经费有限,只修建了一幢教学大楼,内含24个教室,23个办公室。至此,学校结束了近四年租借民房或其它单位房办学的漂泊历史。但是,在当时理念指导下选定的五里堡校址,由于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对学校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稳定伊始,初现端倪(1960-1965)

1960年初,陈国森同志从都匀二中调到学校任教导处副主任。5月,新教学大楼竣工,5月13日,学校迁入五里堡新建校区,都匀市新城中学并入“都匀市第三初级中学”,简称 “都匀三中”,定位为全日制初级中学。同年7月,首届32名初中学生毕业,大部分学生升入都匀一中或其它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深造。

1960年秋,都匀第三中学正式挂牌招生,共录取初一新生334名,分6个教学班。

1961年初,都匀市迎恩区文德农业中学也并入本校,学校规模达8个教学班,共447名学生。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充实和扩大,办学经费基本保证,领导班子得到加强,这时期,王修德专职党支部书记,韩长友同志任副书记,王和顺任副校长,陈永富任教导处主任,陈国森、史湘桂任教导处副主任,学校发展初现端倪。

尽管如此,教学条件仍然相当艰苦。其一无宿舍。全校师生员工几百人全都挤住在仅有的一幢教学楼内。办公、上课、吃饭、睡觉集中于一楼。其二无电灯照明。全校师生员工全部点煤油灯备课、上晚自习。一到晚上,校园内星光点点。其三无自来水。全校师生员工一切生活用水取自学校旁边的河沟里,由于水质太差,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其四图书、教学仪器少。语文连最基本的工具书字典也没有,理化生教师只能靠画代替实验,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

1961年至1962年,部分教师被“下放回乡”。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两年的全市中学初中毕业生统考,学校名落孙山。1963年,毕业班由最初的6个教学班减少到两个教学班。

为了克服困难,留校师生在极其艰苦条件下,通过自己备料,共同努力的形式,修建了一幢长五间的矮小平房(俗称干打垒)作厨房。“困难时期”结束后,全国形势不断好转,师生员工不再为吃饭问题焦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转机。1961年以后,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教学秩序恢复,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正常,学校增加了部分图书和仪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大受鼓舞,各种课外活动开展起来。与此同时,上级陆续派来一部分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学校任教,学校“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状况得到扭转,师生同心,发誓要打“翻身仗”,提出了“狠抓教学,打响第一炮”的口号。1962年10月,撤市恢复县,学校又更名为都匀县三中,学校规模发展到10个教学班,193年初中毕业统考,我校居全州第一;培养出:肖永安、王明亮、赵润仲、龙武、岑国义、张明生等众多优秀学生。同年全省少年男女乒乓球赛,学校女子乒乓球代表黔南州参赛,获团体冠军;学校足球队为省足球队输送了守门员。从此,都匀县三中学在匀城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4年,学校又新建了两幢教职工宿舍,稳定了教师队伍,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高涨。学校在都匀地区与一中、二中形成了鼎足之势。

五、十年浩劫,灾难深重(1966-1976)

1965年下半年,“四清”运动开始。绝大多数教职工接受“再教育”,都匀县三中确定为四清重点单位。

1966年,都匀县再次分为市、县两个行政单位,学校仍属县管,更名为都匀县中学,王和顺同志仍任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陈国森同志任副校长,周稳银同志任教导处主任,冉东方同志任副主任。学校增设高中部,计划招收高中新生,办学规模扩大为十二教学班,学生人数达600多人。但是运动中“人人过关”、“群众斗领导”、“群众斗群众”的现状使刚刚好转的学校景象,昙花一现,教学再次逆转,教职工人心惶惶。高中招生停止。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民、工人、红卫兵领导学校,学校管理混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被干扰,教学设备、校产严重损坏或遗失,教学资料缺损,教学质量严重下滑,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骨干教师被批斗、被下放、被开除,领导干部靠边站。“造反有理”,学校规章制度荡然无存。

1970年学校恢复高中,全校师生满怀激情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学习中。在“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思想指导下,初、高中学制由三年改为二年制。1971年下半年,全校师生运石头,挖土方,用5000元修建了一幢500平方米的礼堂。1972年开始,学校招收由公社推荐的二年制高中生。1975年开垦了一个农场,每学期“学工”、“学农”一个月,同年两年制“师范班”、“水电班”招生。

从1974年至1976年,学校修建了一幢学生宿舍楼和一幢较为宽敞的食堂。

十年中,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变动较大,学校原任领导大多数靠边站:1968年冉东方同志任学校革命委会主任,吴协昌老师、杨世明军代表任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陈荣海任学校革委会主任,冉东方和黄英任大队支书副主任;1972年陈永富任学校革委主任(兼支书),1973年黄思明任副主任,1975年马井田任副主任。

六、恢复振兴,再现辉煌(1977-1988年)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科学的春天,都匀县中学也迎来了学校发展的机遇。

班子建设方面: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教师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文革”中的“危机”感消除,有的教师被调整进学校领导班子。

1980年陈国森被任命为校长,马井田被任命为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

1983年熊永陵、葛达三被任命为副校长。

1984年8月,市人民政府任命熊永陵同志为都匀市民族试行校长负责制的第一任校长,任期三年。经市委批准,陈国森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校长提名,政府任命伍红继同志为副校长,宋小祁同志为教导处主任。王为舜同志为教导处副主任,蔡庸同志为总务处主任。

1984年秋,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学校在黔南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

1985年,又经校长提名,政府任命朱长新同志为副校长。

1986年王为舜同志到黔南州教育学院进修,经校长提名,政府任命邓雪京同志为教导处副主任。

师生居住环境方面:1982年学校修了一幢教职工宿舍和一幢学生宿舍,中教六级以上的教职工住上新房,教职工住房紧张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学生住宿床位由400个扩大到600个。

1983年,学校接通自来水,解决了师生饮水困难问题。

1984年,学校房屋建筑面积7318.47平方米。

教学设施方面:1982年学校添置了理化生实验仪器,中学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基本开齐,之后,部分图书和体育器材也陆续到校,学校课外活动丰富起来。

生源发展方面:1978年学校规模恢复到11个教学班,共546人,接近“文革”前的规模。此后学生逐年增加,到1983年,高中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学生人数增加到800多人,共15个教学班,教职工达到70余人。

鉴于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加大,1981年12月15日,经黔南州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都匀县民族中学”。到1983年高考升学率位列都匀第二,大量城区学生慕名到校就读,有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和省内外普通等院校。同年学校被列为黔南州15所大型完中之一,一大批新秀学子脱颖而出。

七、错失机遇、低谷徘徊(1989--1996年)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的时候,1984年县市合并,稳定的教师队伍发生波动,大量骨干教师纷纷调离学校,学校教师断层现象凸现。拒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1996年,学校调出的教师高达40人之多。从1989年至1996年期间。低谷的年代,出现了学生总数不足400人的现象。

为了拯救学校,一些在校任教的老师与领导,虽然竭尽所能,但是,仍无法摆脱困境,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高、中考仍在低升学线上徘徊,学校教学质量跌入建校以来的最低谷。

这一时期曾在学校维持局面的校级领导有:宋小祁、罗绍和、邓雪京、朱长新、龙康益、王为舜,中层领导有:蔡庸、张伦学、覃仁敏、莫绍贵、吴亚明。

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原因有:

1、客观原因:

(1)学校改革缺乏社会改革的大背景,改革虽然取得些许成果,但没有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

(2)此阶段正值教师招聘之风兴起,尤其在都匀,一、二、三中、都匀师范都同属都匀市管学校,教师的流动性更大,加剧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3)民中校址地处城郊,没有区位优势,建校以来,校园环境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学校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缺乏竞争力。

(4)都匀市县合并后,政府政策倾向城区学校,学校缺少政策支持,基本没有投入,学校办学设施长期得不到补充、更新,教师办公条件简陋,生活艰苦。

2、主观原因:

(1)学校管理思路没有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长期坚持等、靠、要,缺乏创新思想。

(2)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降。

(2)骨干教师少,缺乏引领,人心涣散。

八、重新崛起、奋发有为(1996--2007)

1996年市委、市政府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重大调整,由文军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工作,朱长新同志任支书,王为舜任副校长,1997年又进一步充实学校中领导层,罗时军任教导处副主任、王远亮任总务处副主任,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完成。后因朱长新同志退休、王远亮同志去世,莫绍贵同志离开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再次调整,文军同志继续任副校长,主持工作,之后任校长,2002年江大林同志从墨冲中学调入学校任副支书,后任支书,王为舜同志任副校长,校级领导班子调整完成,中层领导在教导处张伦学主任退休后,2002年罗时军同志任教导处主任,张泽泉同志任教导处副主任,罗科德同志任总务处主任,靳勇、石正权两位同志分任政教处正、副主任,何昌革同志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领导班子再次调整完成。后靳勇同志因工作需要调出学校,经市局同意,2005年学校科教处成立,罗芝银同志任副主任,学校班子进一步充实。十多年来,通过学校两任班子的努力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配合,学校再度崛起。这一时期,学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顿恢复(1997年--1999年)

面对学校处境艰难,举步维艰的现状,新领导集体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职工的人心稳定上。学校通过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此同时,学校开展力所能及的校园建设,新建了教职工宿舍,封闭了校园围墙,逐步改善了教职工居住环境,基本稳定了教职工的思想情绪;之后,学校又通过对“十五”计划的制定、讨论与实施,使教职工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其次,建章立制,规范师生常规行为,尤其是建立激励机制,终于扭转了教职工工作涣散的状态,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第三,“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学校从教师的业务基本功、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等抓起,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经过三年努力,到1999年学校校容校貌改观,校风、教风、学风改变教师队伍人心稳定,纪律观念增强,教学转入正轨,为学校下一步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师资资源。到1999年秋,学校学生人数发展到870人。

第二阶段:定位突破(2000年--2003年)

伴随学校工作的起步,学校制定了“十五”规划,并提出了“稳定初中,大力发展高中”的指导思想。针对“生源质量差,教师断层严重,办公条件较为落后,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强力政策支撑”的实际,学校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学校曾尝试过集中“精兵强将”与两所省重点学校“拼”高考升学率的做法,但终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相反,越拼路越窄,越拼气越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集体通过对现行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等的深层次反思,认为学校要走出办学困境,要在当地剧烈的教育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另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思路决定出路,根据对前一阶段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总结及相关的思想准备,2001年8月学校与贵州省民族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至此,依托高校雄厚师资资源为基础的“民族艺术”特长班正式在学校开办,体育、艺术、音乐等也列入办学特色,“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双轨并行的办学模式在学校形成。

第三阶段:跨越发展(2003年--2007年)

2003年6月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第十一届第43次常委会会议精神,学校由黄英五里堡整体搬迁到现校址,这次搬迁队学校发展又是一次震动,不利因素:一更加远离市区,二办学的地理区位更差,教职工思想再次波动,新的问题又摆在领导班子面前,痛定思痛,为了学校的发展大计、教职工的稳定,学校放下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搬迁后更大的校园发展空间和全市校点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学校梳理了发展的思路,孕育了“班额小型化,设施精品化,教学现代化,环境民族化,办学特色化,管理人文化”的办学目标,从“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进德育方式,落实先导地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校本教研,实施强效战略”、“创新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等六个方面,全面实施强效战略。几年后,学校在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表现在:

1、 这一时期是校园建设投入资金最多的时期:2003年学校制定了《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03年7月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学生宿舍、图书楼、实验楼、办公楼的整体装修和教学设备的添置。2004年筹资4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2007年学校再次筹资500多万元完成了多功能大厅的新建及“五化三园”建设。3年来,学校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一千多万元,是建校以来学校投入建设资金最多的时期。

2、 这一时期是学校制度建设最健全的时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提炼了“一训三风”,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制度,编印了《都匀市民族中学制度汇编》。

3、 这一时期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成果最多、级别最高、教学质量稳步回升的最好时期:2003年学校启动教师“培青工程”后,2004年根据学校发展又启动了教师“骨干工程”,在教师中形成了“一帮一”、“一助一”、集体备课等制度,教师接受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形成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建立了一支适应“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双轨并行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论文频出,近几年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定在50%左右。

4、 这一时期是学生发展最全面的时期:这一时期学校添置了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设施,修建了可供学生活动的文化广场、亭子、石凳子乒乓球台等。使学生学习与活动得到合理安排,学生特长充分发展,特色品牌呈现。2002年以来,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高考科上线率在95%以上,2006年部分特长生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与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组织的2006年度中国优秀特长生评选(文化艺术类),获B组银奖和“未来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称号等,2007年秋在校生人数近2000人。

第四阶段:成绩斐然(2007-2013)

多年探索和努力,构筑博大精深文化,形成厚实文化积淀,融会地区民族文化,彰显民族文化在校园的优越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我校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艺术特长教学经验,形成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在每年高考中体育艺术特长生上线率达97%,学校民族特长教育声名远播。

卓越追求,成绩斐然。2008年荣获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类 “金黔奖”;2009年获全省中学生艺术展演合唱一等奖、舞蹈二等奖、绘画三等奖;2009年全州首届“瓮福杯”我校运动队员为都匀市代表队获金牌、奖牌总数第一,贡献六金、二银、二铜;2010年声乐表演节目“苗家迎着幸福来”入选“2011年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原生态唱法获“多彩贵州”决赛原生态唱法“铜鼓奖”;2011年获黔南州中学生“唱红歌”歌咏比赛一等奖。2011年全州第二届运动会我校运动队员为都匀市代表队获金牌、奖牌总数第一,贡献七金、四银、四铜;2012年7月学校参加第三届金芦笙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芦笙组获银奖;2012年8月《苗毽恋歌》参加香港国际第十七届“金紫金花”艺术大赛获歌唱奖最高奖;2009年5月,贵州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称号;2009年4月都匀市教育局授予“少数民族特色教育项目学校”称号;2010年12月,黔南州教育局授予黔南州2010年普通高中(体艺类)“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11月,贵州教育厅授予贵州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8月我校与原都匀市第八中学合并。

特别提示: 这里提供的都匀市民族中学联系方式,都匀市民族中学地址,都匀市民族中学电话号码,都匀市民族中学传真,都匀市民族中学电子邮箱,都匀市民族中学网站简介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收集。 如有差错,请联系管理员(邮箱是007@gz007.net)处理。
贵州黄页 助您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