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单位名称: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政府网站: | 沿河县人民政府网更新时间:2024/12/25 20:48:13 |
相近名称: | 沿河县政府网,贵州省沿河自治县人民政府,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人民政府,沿河政府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址URL: | 官方网站 |
微信公众号: | 沿河政务公众号 (点击查看该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 |
官方微博: | https://weibo.com/u/6446344733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官方微博) |
办公地址: |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楼 (邮编:565300) 〖查看该位置电子地图〗 |
电话传真: | 0856-8220914 |
电子邮箱: | gzyhzfb#163.com(发电子邮件时请将#改为@) |
服务QQ: | [ 暂无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QQ号码 ] |
网站备案: | 黔ICP备18006188号-1 公安备案号52062702000111号 |
相关简介: | 沿河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乌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全县国土面积2468.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429个村、6个社区、13个居委会,总人口65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2%,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1934年,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二方面军在谯家土地湾建立了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云贵高原上唯一的红色革命根据地,1998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 沿河交通便捷。县城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重庆秀山火车站90公里,326国道贯通县境。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目前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可达重庆和江、浙、沪地区。已开工建设的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过境沿河的昭黔、兴黔铁路,将为沿河加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沿河文化厚重。勤劳智慧的土家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土家文化底蕴,乌江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民族歌舞肉莲花曾两次获得全国金奖,摆手舞、打溜子、傩堂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是著名的“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沿河资源富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旅游、水能、矿产、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山高谷深、奇峰对峙,被誉为“顶级旅游资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叶猴群种分布地,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水资源可开发量达140万千瓦,已探明的20多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极具开采价值;生物资源达1000多种,生态茶产业、生态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地方优良品种沿河白山羊是国家免检产品。 沿河蓄势待发。近年来,沿河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契机,围绕建设武陵山区农特产品基地县、能源输出重点县、生态旅游示范县和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的目标,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突出 “三化”同步主战略,大力发扬“敢干敢拼、开放创新”的新时代沿河精神,打好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攻坚战,努力建设和谐富裕幸福沿河。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大娄山脉东南麓和武陵山脉西北麓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从南至北纵贯沿河132公里,将沿河分割为西北和东南两部份。北部和东部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和酉阳自治县接壤,西北部与遵义地区务川毗邻;全县辖22个乡镇,总面积2468.8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66.8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6.2%,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1998年被国务院批为“对外开放县”,被省政府批准“革命老区”。 沿河受乌江之惠,开发较早,自战国秦将司马错伐楚,溯舟涪陵水(乌江)奇楚黔中地(今沿河至榕江以东北地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是州县治所,唐代是著名的思州城所在地,辖今沿河、务川、印江、秀山、酉阳等地,曾一度辉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以来,我县经济发展、商务活跃、文化繁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他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制约沿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正在逐步打破,投资开发和旅游观光的硬环境得以大大改变。我县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文明城镇创建,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沿河建成黔渝边区,乌江河畔投资开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交通方便快捷。沿河距铜仁大兴民航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公里,沿德高速公路即将于2015年建成通车,启动了326国道提级改造和乌江三桥建设,实施了乌江航道提级整治工程,326国道和411省道在县城与乌江航线交汇形成通达县内各地和周边地区的水陆交通网络。经过整治,现重庆彭水电站已经建成,乌江通航能力可达500-600吨级。高速船从县城出发7小时可达涪陵入长江,到达江浙沪及沿海地区。沿河历来都是黔渝湘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旅游开发潜力大。以乌江山峡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浓郁而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乌江流经沿河从南至北形成夹石峡、黎志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主要峡段,30多个主要景点,峡谷风光自然、清新、奇特、古朴,峡岸厅峤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暗溪伏流、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独特,蔚为壮观,“百里乌江画廊”尽在沿河。麻阳河国家级黑叶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万多公顷,区内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76群730多只,二级保护动物23种,维管束植物117科292属478种,各类不同用途的资源植物382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7种)。麻阳河森林密布,峡谷险峻幽深,溪流泉涌,溶洞众多,冬暖夏凉,空气清馨,经过野外驯化的黑叶猴召之即来,供游人观赏,乐趣无穷。主要有观猴台、龙清潭、石牌、国画石、朱家洞、凉桥等20多个景点。沿河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信仰、居住、服饰、节目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习俗。土家服饰独具特色,干栏式住房依山傍水,乌江船工号子、打闹歌浑厚吭奋,哭嫁歌、山歌、情歌回味无穷,肉莲花、摆手舞、傩堂戏五彩斑斓,浮雕、石雕独具匠心,打镏子、、薅草锣鼓悠扬动听,领略土家风情,让人流连忘返。文物古迹有: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清代乌江洪峰石刻等省级文物及唐永佛寺、宋鸾塘书院、天缘寺、新近出土的西汉陶窑、砖瓦窑、汉墓群等。板场乡沟坎出土的推理恐龙蛋化石及恐龙骨骼化石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沿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沙坨电站已于2013年5月正式投产运行,设计装机112万千瓦,年发电量45.52亿千瓦时。全县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铅锌矿、重晶石、汞、铁、方解石、硫磺、铜、铝矾土、高岭土地、冰洲石、大理石、石膏、金、钻锰、磷、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陶土等20多种。大多矿藏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价值大,其中煤的理论储量为2亿吨,萤石保有储量150万吨,铅锌矿153万吨,铁矿871吨。特色产业享有盛名。沿河山羊、油桐、乌桕、中蜂蜜在唐代就被誉为“沿河四宝”,名扬省内外。沿河是贵州省最大的山羊生产基地,山羊肉质鲜嫩,膻味轻,谷氨酸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素有“味精羊肉”之称,远销福建、广东等沿海及港、澳地区。山羊板皮纤维组织细密,厚薄均匀,富有弹性和柔性,抗接拉力和韧性强,是制作高档革制品的上乘原料,享誉海内外市场。沙子空心李、武陵春富硒茶、塘坝香菌、金竹贡米、苦荞酒、苦丁茶远近闻名。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围绕“依靠贵阳、面向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的战略取向,紧扣“融入重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将建设成为贵州东北部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沿河山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全省畜牧强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电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市的后方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沿河山川秀丽,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五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沿河正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沿河投资兴业,谋取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振兴沿河,共创业绩。沿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乌江之滨这颗璀璨的明珠一定会更加闪亮!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599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实现轻工业产值64047万元,同比下降4.3%,实现重工业产值212552万元,同比增长5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0398万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实现轻工业增加值22984万元,同比下降3.7%,实现重工业增加值67415万元,同比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9.2%。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实现粮食总量199214吨,其中:夏粮.产量60898吨,秋粮产量138316吨,茶叶、水果、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04.58%、6.39%、5.52%。农村经济较快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0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农业产值205663万元,增长13%;林业产值6093万元,增长19.6%;牧业产值93855万元,下降长9.5%;渔业产值15455万元,增长56%;服务业产值10025万元,增长9.6%。 全年肉类总产量33101吨,比上年增长1.52%,水产品产量7310吨,比上年增长16.77%。 农业生产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年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化肥达48294吨,农药使用量43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81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35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32.54万千瓦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931公顷,农村使用沼气的户数达到18632户,农村用电量10122万度。 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负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0168万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681万元,同比下降10.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6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教育事业支出70549万元,增长5.9%,公共服务管理费支出27959万元,下降0.53%,医疗卫生支出35317万元,增长27.56%,社会保障支出36457万元,增长25.19%。 金融机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487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5402万元,增长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343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9739 万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0602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4935万元,增长19%。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县保费收入7239.9万元,同比增长23.1%;赔款支出3611.9万元,同增长1.1%。 交通运输发展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407.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172.78公里,通车油路(水泥路)1300公里,有262个村通油路(水泥路),有315个行政村通客车。全年全社会客运量达1689.3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为145823.7万人公里;全社会货运量为186.2万吨,货物周转量为29902.8万吨公里。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有237693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 8346人,城镇居民229347人;有4511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城镇职工 17132人,城镇居民27980人;12689人参加了失业保险;19870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8%。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7650人,比上年下降10.01%;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138394人,下降5.31%;年末建立社会福利机构22个,收养958人,比上年增长89.33%。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推行实施均衡教育,全面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全年补助贫困寄宿生34356人次,补助生活费3950.58万元,全县拥有小学309所(含教学点106所),中学33所(含九年一贯制7所)。小学在校学生6280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初中在校生34390人,招生7741人,毕业人11823,初中阶段入学率96%;普通高中在校生34390人,招生11658人,毕业1123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中职学校在校生1219人,招生403人,毕业445人;小学专任教师275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98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学生均面积7.46平方米,初中生均面积7.47平方米,小学校园设施达标率为65%,初中校园设施达标率为60%。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74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民族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 1 个,民营医疗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级卫生室429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个;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24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56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29人,初级职称535人,村级卫生人员489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医院拥有病床1539张,卫生机构有X光机35台,各型B超35台,螺旋CT2台,22个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22个乡镇卫生院有B超, 9个乡镇卫生院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17个乡镇有心电图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参合率达98.82%。 文化建设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各族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肉莲花、土家摆手舞为主的广场群众娱乐、休闲、健身的群体舞蹈,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民族体育文化。中国民协正式授予沿河县“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称号。电视台完成电视新闻播出1260余条,“沿河广角”栏目19期,专题、访谈等25期,定时上传201新闻荟萃频道278期。编辑、印刷、发行《沿河报》80期。开设“干群连心·同步小康”、“计生攻坚·升位摘帽”、“乌江清风·廉洁沿河”、“安全感满意度大家谈”、“5个100工程”等10余个栏目。“来自一线的报道”、 “5个100工程”等专刊24期,大型文艺活动录播4场次。电视新闻在省以上媒体用稿80篇(档)以上,在省级党报党刊发表新闻60多篇(幅),在铜仁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用稿近500余条,在《铜仁日报》、《铜仁论坛》上发表新闻近500篇(幅),编辑《铜仁日报》地方版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