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小调是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贵州的北盘江两岸,居住着勤劳善良的布依族人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民乐小调——盘江小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布依族音乐文化的光芒。
【历史渊源】
布依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其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盘江小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相传在清朝时期,大盘江村一吴姓大富人家专门邀请乐师来家中传授,并将其他布依村寨弹奏的曲子整理加工,归类成106首,此后便广泛地流传下来。
【分布区域】
“盘江小调”主要分布于北盘江流域的关岭、六枝、晴隆、兴仁等县区的布依族自然村寨,其中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岗乌镇和新铺乡较为盛行。目前,关岭县的岗乌镇大盘江村和新铺乡松德村还有盘江小调的演奏班子,保存情况较好。
【主要曲目及艺术特征】
主要曲目:布依村寨里人们常弹奏的盘江小调有《一根里》《刮地风》《新八谱》《大洋调》《小洋调》《过街调》《丰收调》等。这些曲目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气息,旋律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曲调分类: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常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时演唱,音调柔和婉转、优美动听。
内容题材: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
【主要乐器及制作工艺】
月琴:是新铺乡大盘江村布依族独有的民间乐器,琴长约60厘米,直径约37厘米,厚度4厘米。月琴把柄和扭手用坚硬的细叶香木质制作,音箱周围用葡萄藤包边,音箱后面板用老榕树薄板制作,琴键用棉竹板制作,琴弦原用细麻线制作,现改用钢丝,音质较好,在布依“盘江小调”中担任领奏。
二胡:分杆、手柄、扭柄几个主要部位,都是用细叶香做成的,胡弦用钢丝线代替了原有的麻线;弯弓是用细小的棉竹做成的,弓弦用马尾毛做成,除竹筒外,用蛇皮蒙面,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箫:制作时需在竹林中选取生长年限适度、竹节较长的竹砍下作原料。把砍下的竹子风干后据粗细分别裁下,选取粗细大致相同的管制作气道、吹口。气道制作和音孔等分、校音是关键环节,气道制作关乎箫能否吹响以及吹奏的难易程度,音孔等分与校音则决定了箫的音高是否准确。
木叶:从树上摘下肉质较厚的树叶,放到舌头上,通过气息使叶子震动,发出婉转优美的声音,是盘江小调中最具特色的演奏乐器之一。
【演奏方式和场地】
演奏方式:盘江小调乐器的最基本组合必须要有月琴、竹萧、二胡、木叶。小调主要以徵调式为主,其定音通常以竹萧的音高为准,乐曲规范、旋律性强、音域有窄有宽,流畅起伏大。当竹箫音起,三种乐器紧随奏响,吹、拉、拨相互配合,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有调无词,每一个音符从乐手的心中奏出,欢快悦耳,演奏方式自然古朴。
演奏场地:布依族地区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会利用节日、赶场或外出劳动的机会,聚集在会场或田间一起弹唱对歌,倾吐爱慕之情。若是集体表演,一般由四到八人在古榕树下,盘腿坐在较粗的根须上演奏。表演者中的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女表演者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配蜡染百褶长裙,佩戴着各种银质首饰。
【传承现状】
盘江小调属族群集体传承,一般采用前人传后人、上辈传下辈的方式进行。曲调多无文字记载,主要靠演奏者言传身教,少有记录保存。目前,当地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乐队出现后传无人的问题,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不过,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布依族群众主动参与到盘江小调的传承与保护中。
贵州布依族盘江小调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为当地人民所喜爱,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它是少数民族音乐和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年6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19〕10号)》,盘江小调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